第03版:教师周刊·浙派教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
我们,要做永远扯着绳子不敢松的放风筝的人,还是做给予雄鹰不断学习、失败的机会,直至它翱翔晴空的助力者?
教师,不做放风筝的人
——2020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带来的启示
图为活动现场。(本报记者 池沙洲 摄)

□本报记者 黄莉萍

2020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主题为“后疫情时代:教育人的行动与反思”。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几乎所有教师都或深或浅地“卷入”了年初那场“停课不停学”的教学革命中。世界经合组织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教师在这场“云端大考”中表现优异,教师对教学技术的应用及整合于教学中的能力位居全球第一。

而现实中的教师们,对这样的成绩满意吗?

在线学习效果的满意与不满意

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即时分析、诊断、预警、监控、评价、反馈,让学生实现基于自我画像的有效学习,有了“学校大脑”,杭州市建兰中学校长饶美红对学生在线学习效果颇有底气。

居家学习期间,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除了开设9门高考学科,还开设了体育艺术、心理健康、劳动教育、生涯体验等课,问卷调查中学生的整体满意度也比较高。“但70%左右的学生也表示,更加愿意选择课堂面授。”这让校长谈雅琴陷入了思考。

这样的数据,和“停课不停学”初期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对4万余名师生的调研结果“不谋而合”:调研中,仅37%的浙江教师对线上教学效果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调研还发现,大部分教师将线上教学等同于线下教学,习惯性布置作业并要求上传作业。

浙江教师们建议,应采用“名师录像课”或“名师在线授课”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

实际上,从长三角各教育报刊总社(教育宣传中心)在论坛上发布的各省市在线学习调研情况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都采用了不同方式的“名师或骨干教师课”模式。

按照“同一学段、同一课表、同一授课教师”的原则,在线学习一开始,上海就组织全市各学段、各学科1300多名优秀骨干教师,先后录制了5000余节“空中课堂”。

以市为单位,浙江鼓励各地汇集“名师优课”资源并查漏补缺,组织学科名师协同建设市级各学科全覆盖的“一课一名师”课程库。全区海选优课,全国票选好课……杭州市下城区小学语文团队开发的118节“空中好课”在“中小学作文教学”微信公众号上向全国师生同步推送。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录制2808节“空中好课”助力湖北,一些课程网络点击数甚至超过100万。

同样积极开展“空中好课”,让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在调研报告中认为,线上教育在较短时间内从“教育中断期间”的替代性举措转型升级为推动优质普惠公平教育的线上解决方案。

但,有了好课就“万事大吉”了吗?

多上体育课,心理更健康?

开展线上学习不久,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进行了线上学习情况的小调查,发现呈现出“积极学习”“效率提高”等正面的积极反应的学生约占56%,而呈“一般”“学习效果没差异”的学生约有33%,出现“焦虑”“压力太大”等负面情绪的学生已有11%左右。“学生走向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校长堵琳琳有些沉重。

同样,在浙江省教科院的调查中,约63%的小学家长、55.74%的初中家长、51.76%的高中家长认为孩子自制力太差是在线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问题。而自制力差、自主学习动力和能力较弱的学生,正好是“焦虑”、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

调研中,60%以上的浙江教师认为,“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应侧重学习的内容首先是“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生命健康教育”。

“对生命的尊重、有意义的学习、充实的生活,以及和谐的人际交往,构建起学生健康的心理。”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校长李文富这样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自疫情暴发以来,李文富带领全校教师致力于做好一件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领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危机。

32年前,上海市曲阳第四小学在全国小学率先开展了小学心理辅导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巧用绘本、故事、情景剧等开设系列心微课,妙用劳动、亲子运动、积木拼图等亲子活动……疫情期间,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为心赋能”。“不要试图说服学生,而是巧用绘本、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去治愈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尊重和温暖。”校长袁曼丽说。

“多上体育课、班会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些,其实就是在做先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长兴中学校长钦国强看来,大量出汗后,对心情是有好处的;而体育运动不仅有规则、合作,还有冲突和挫折,都能帮助学生适应规则,提高耐挫能力。“体育好的学生,是校园里笑容最多的一批。”这样的观察结果让钦国强坚定,“学校应该认真挖掘音体美包括劳动教育的价值,好好开展这些课程”。

新时期教师角色如何转型

“最反感‘逆反’这个词!”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正云一上台就开始“炮轰”——“这是部分成年人为给自己开脱而炮制的伪命题”。

“孩子不听大人话就是‘逆反’了?”李正云认为,这样的思维是定义未成年人没有自主需求,是不能与师长有所不同,因而也是不容易成长、无法独立,需要被成年人操控的。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在李正云看来,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生理特质,因而,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起跑线。“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要对标教育现代化和全人发展,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和快乐感。”李正云说。

“课堂学习也好,在线学习也好,不管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归根结底,我们必须把学生培养成自觉、自主、自律的人。要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声音,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谈雅琴说。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的学生分别体验了居家时的家校版“空中课堂”和返校后的校园版“空中课堂”。校长解玉嘉深刻地感受到,教师正在由学科的专家向学科的教育家转变,教学正在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过去关注教什么,到现在逐步转向学生学得怎么样,学习时的心情如何”。

无论是心理还是学习方面,当探索“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转型正成为越来越多教育人的共识与学校新常态时,教师该如何转型?

“未来的校园应该有3种教师行走:一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二是一批能够激活校园学习方式的信息工作者;三是班主任或者是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为学生未来生涯进行规划的导师。”饶美红这样认为。

“疫情期间,名师网络课点击量特别大。这会促使后疫情时代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引领者。”解玉嘉说。

“未来的学校必然会逐步突破结构化的空间布局,形成虚实融合的教学场域。”堵琳琳认为,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来解放学习,满足“课堂改革需求”,满足未来社会“人的发展需求”,还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思考、探索与实践。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更好地践行自己的角色?

“不管什么情境,都要让学生有学习的渴望;

让学生学会基于网络学习的生存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关键;

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是低层次的,要让学生学会实践和创造,点燃创新的火苗;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同和同理心,让学生懂得当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时如何应对各种危机。”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认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只要守住这4个底线,就会是成功的。“虚实融合的校园正在形成,课堂将会成为应用互动、体验探究和深度理解的场所。”张治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