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

勇破勇立,为教育把好舵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出台

本报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力求以新“指挥棒”为教育把好舵。

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方案》紧扣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针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不同主体设计了22项改革任务,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党委和政府究竟该怎样办好新时代教育?如何纠正以往过分强调和依赖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的倾向?怎样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该怎么让曾屡禁不止的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炒作偃旗息鼓?……这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痛点、热点问题,都能在这一次的《方案》中找到答案。

这是教育改革“最硬的一仗”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之所以在此时出台,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为了响应今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新时代我国的教育生态,发挥好教育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引领推动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

这也是教育改革重点攻坚任务“最硬的一仗”。教育部成立专门工作组,通过开展全面系统调研、深入开展文献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形成文稿,并以书面和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征求有关部委、地方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代表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意见建议。文件起草过程中,教育部还同步就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政策点开展论证,对各方意见建议逐一研究分析,不断修改完善文本,形成了《方案》。

据介绍,《方案》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以五类主体为抓手,着力做到政策系统集成、举措破立结合、改革协同推进。并且充分考虑了教育评价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着眼于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总体进程相适应,分两个阶段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

其中,第一阶段:经过5~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第二阶段: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重点设计了22项改革任务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涉及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协同行动”。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方案》绘就的蓝图以前所未有的高规格、严要求、大决心,坚持破立结合,重点设计五个方面22项改革任务,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教育评价制度的方方面面,营造了改革的整体效应。

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怎么改?《方案》画出行为“红线”,“三不得一严禁”可谓掷地有声。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职尽责、办好新时代教育,就要破除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树立科学履行职责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以及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并在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上,既要评估最终结果,也要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

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又该怎么改?《方案》直面“硬骨头”:对学校,要“破”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并就各级各类学校分别提出了明晰的评价标准;对教师,要“破”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立”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再一次强调师德师风是教师第一标准;对学生,要“破”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对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都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

系统推进不搞“单打独斗”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此次《方案》不只是面向教育内部“动真格”,还对社会用人评价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选人用人对于引导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牵引作用,对于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分注重高学历高文凭,有的甚至非名校、海归不要,这一现代版的“出身论”要坚决予以打破!

怎么破呢?5条具体改革举措清晰明了: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规范高校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条件设置;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用人单位要科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

这也再次印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搞“单打独斗”,需要方方面面通力配合、协同推进,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

《方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类学校要落实改革责任,教育督导要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予以督促纠正,依规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要加强专业化建设,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创新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指导方式和评价工具,完善评价结果运用,加强教师教育评价能力建设,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要营造良好氛围,带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理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扩大改革受益面。

(本报记者综合相关媒体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