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4月15日 星期

疫情之下,让高考命题改革提速


□朱建人

不久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回应记者关于高考延期的问题时表示,今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至此,上千万考生家庭高度关注的高考时间尘埃落定。

王辉在解释确定延迟原因时谈到,一方面是坚持“健康第一”,另一方面是坚持“公平第一”。全球疫情尚未结束,坚持“健康第一”,严加防范理所当然。关于“公平第一”,他解释,疫情发生后,各地延期开学并安排高三学生居家学习,学生复习备考普遍受到影响,特别是由于城乡网络学习条件存在差异,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复习备考受到的影响更大。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可以使考生有更多一点的时间按教学计划在校集中学习,切实把疫情对广大考生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复习备考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

高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确保公平公正。毫无疑问,王辉的回应具有政策性和针对性。问题在于,仅延迟一个月的高考,恐很难降低疫情之下考生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备考差异,特别是城乡考生的差异。因此,要切实保障教育公平,还需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将其落到实处。

当下的高考是省域范围内的选拔性学业竞争,因此,各省教育行政部门严把规则关,禁止所有相关学校违规“抢跑”和“弯道超车”,那么,从显性的角度来看,考生的竞争机会应该是均等的。然而,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严格控制各校的返校复课时间,但无法阻止相当一部分学校及考生通过互联网各种渠道的隐性“抢跑”和“超车”。事实上,这种隐性的不公平程度并不会因为考试时间的延迟而降低。这就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能否加快命题改革的速度和加大命题改革的力度,努力让高考试题检测出学生平时积淀起来的基本学习力和关键能力,尽量减少知识复现型的“客观题”占比份额。这样的改革原本就是既定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完全可以成为疫情之下确保教育公平的高考实操性举措。

早在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提出了普通高中改革的重点任务。其中,“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一项中特别提到了要“深化考试命题改革”,明确要“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这为高考命题改革定下了明确的基调,即遵循生活取向、素质立意、能力本位、着眼创新的考题改革思路。将之用于特殊时期的高考,助力教育公平,正当其时。

或许有人会担心,一旦考题改革力度太大,可能会导致学校和考生无所适从。其实,中央相关文件颁发已近一年,理念上的宏观导向早已到位,相关学校对这样的改革要求理应了然于胸。只要考题符合改革方向,命题科学准确,对考生而言,其机会是完全均等的。这里需要考量的是,高考试题命题者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平。如何确保素质立意、能力本位的命题质量?尽管近年来已有实践探索,但要加大力度,还需转变观念,并切实提升命题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高考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强化命题改革,让题海战术失效,是疫情之下保障教育公平前提下选拔具有真才实学考生的有效策略。由此,这对疫情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教学评价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改革都会形成很好的辐射效应。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