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4月15日 星期

C刊发文不该让人如此难堪


□夏熊飞

当一些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出现奇葩论文时,人文社会科学类的CSSCI期刊(简称C刊)也遭到众多高校师生的吐槽。记者调研发现,C刊发表论文被称“难于上青天”,“僧多粥少”已引发了不少负面连锁效应,且催生了一条灰色产业链,严重打击了人文学科研究、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的积极性,加剧人才流失。(4月8日《半月谈》)

发C刊一直是人文社科类业内人士的头等大事,因为这不仅关系到顺利毕业,也关乎应聘找工作、职称晋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为业内认可的评价体系,C刊的存在及各地各单位对发C刊的要求,有其合理性。作为难以定量评价的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刊物的权威性则成了最直接,也最公开透明的评价标准。

这样的考核体系,对于促进研究成果、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可过分依赖这一单独的评价体系,乃至唯C刊论英雄,则有矫枉过正、走上另一个极端之嫌。笔者以为要改变C刊发文“难于上青天”的现状,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我们的人文学科研究须不断提升水平,业内人士要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国内论文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的现状大家有目共睹,如果不着力于提高自身研究水准与论文水平,即使C刊再多、发文流程再规范,也终难登大雅之堂。

其次,要推进考核的多元化。将C刊发文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显然不够合理,也使得评价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最本职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学质量应是最根本的评价,可当下唯论文特别是唯C刊的考核评价体系则变相逼着部分教师荒废主业去从事论文写作。只有有针对性地建立更加多元的考核体系,不唯C刊,条条道路通罗马,千人挤独木桥只为一篇C刊论文的现状才有望得到改观。

最后,则要加强对期刊特别是C刊的规范管理。严打“靠刊吃刊”的行为,特别是对于论文代发“一条龙”服务的灰色产业链,要从全链条进行打击治理,不仅让枪手得到惩罚,找人代写稿、收钱发稿等利益相关方也应付出相应代价。只有让论文刊发更加公开透明,杜绝人情稿、关系稿、利益稿,同时树立起高质量论文方能刊发的导向,才能让广大业内人士找准努力提升的方向,提高论文刊发概率。

C刊指挥棒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在百家争鸣的学术界如果只有C刊这一根指挥棒,显然是不健康的表现,也无助于整体学术水平与研究成果的提升。近期教育部等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也是直指这一痼疾和弊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C刊发文不再让人如此难堪。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