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4月1日 星期

培育高技能人才,打造“一流工匠”摇篮


编者按:“双高计划”是比肩普通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先手棋”。我省入选“双高计划”的院校在迈向“高水平”之路的过程中有过哪些积极探索?本期推出“推进‘双高’建设,打造高职样板”系列报道第二篇——

□本报记者 汪 恒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作为产业的人才蓄水池,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我省高职院校坚持以培养产业急需、技术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毕业生抢手有秘诀

因为人才培养,全球最大的注塑机生产企业——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结下了10多年的深厚情谊。2003年,经学校推荐,海天集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招收了5名实习生。此后,双方合作不断深化,从尝试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到共同成立海天学院。

企业的“入伙”带来了不少新气象:海天集团出资1000万元为学院建实训大楼,并在校内建设海天员工培训基地、新产品用户培训基地等,还追加投入600多万元的设备用于教学实践。学校则全面承担起了培训各类企业员工、用户的任务,成为全日制育人、员工培训和用户培训的“三合一”基地。目前,宁职院已向海天集团输送了1800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成了部门的骨干力量。双方的育人成果更是荣获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怎么培养业界急需、快速上手的人才?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看来,“企业需要什么人,只有企业清楚;职业院校培养什么人,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问企业”。抱着这样的想法,杭职院与企业合办了达利女装学院。这所学院不仅是学校下属的二级学院,同时也是达利(中国)有限公司事业发展的重要部门。校企携手后,原来的普通教室被改造成通透的服装设计加工实训车间,教学楼内的天井也摇身变为T台。学生们完成的每一项设计作品,都会根据现场走秀来打分。在校企联合成立的研发中心,由专业教师带小组,每月与公司专业设计师对接,讨论年度产品计划,让学生的作品有了直接上市的可能。艺术设计专业教授白志刚说:“刚开始,我们带学生开发的产品基本都被‘毙’掉。几年后,我们的产品被公司大量采用、被社会广泛认可。”

越来越多的“企业学院”开始在浙江高职院校中落地开花。“集团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需要‘塔尖型’人才,也需要‘塔座型’人才、‘塔腰型’人才。”为解决用人之需,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筹划共建了浙江能源学院。该学院采取双元制教学模式,在原有的教学计划基础上,增加能源专业课程及企业“学徒工”标准实训课程,将企业内训体系、企业项目化教学资源、企业考评体系、企业管理制度等引入教学管理体系,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人才培养要寻求多方共赢,杜绝闭门造车、画地为牢,这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共识。比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就和企业提出了共建混合所有制学院的“十共”机制,涵盖共同投资、共享资源、共同招生、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育人、共同教学、共融文化、共同负责就业和共享办学效益等各方面。学生一入学就与企业、学院签订三方协议,企业得以提前介入学生培养,学生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并获专项奖学金支持,因而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

巧心思育巧匠

同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在学相同的内容,会不会造成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现象?技能人才培养也能做到“量体裁衣”吗?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开始探索“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下,一方面建立起技术型和技能型两个人才培养的层次,另一方面在专业里开设新技术、传统优势技术、特色技能、机电背景复合型等多个专业方向。两个层次的人才可以单独开设专业方向培养,也可以进行复合培养。以学校的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就细分出掌握高端机床轴加工、高速加工技术的技术型人才,在机床操作、数控编程、设备维护方面过硬的技能型人才,以及熟悉某项前沿加工技术并具有国际视野、英语好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同时,在专业方向上,划分出高精尖、工艺综合、外向型等方向供学生选择。为了适应这一培养模式改革,学校还重构了以“专业基础+专业分向+岗位核心能力”为结构的课程体系,并大大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发展有更多可能性。

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也有一项类似尝试。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从2014年开始,选拔30名学生组成“工程创新班”,以培养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所急需的一专多能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创新班围绕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和电气控制3个专项能力实施培养,加强项目化教学。同时引入“项目导师制”。每名专业导师同时指导1~2个项目,每个项目有3~5名学生参加。丰富的课程体系和课外实践经验让创新班的学生上手得更快。创新班设立以来,历届学生共获各类国家专利授权逾90项,毕业生也大多成为企业中的“多面手”。学校还将创新班的经验推广到普通班,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引入项目化课程。

校企合作的订单班越接越多,曾经给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带来过“幸福的烦恼”:订单班在教学计划、学生管理和校企对接上各自为政,矛盾日益凸显。后来,学校将校内的各订单班集中起来,成立银领学院,开展“集成化”的管理和人才培养。校方从人才培养的共性出发,制定了循序渐进的“三年分层培养”计划:一年级突出学业规划,二年级强调职业方向,要求精专业,三年级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订单模块培养。这套“银领”人才培养机制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块金字招牌。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总会给院校带来培养内容赶不上时代变化的担忧。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以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的理念,以新技术为导向,以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项目为载体,培养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创业人才。该校各研发平台均与大学生创业团队对接,鼓励师生共创。在校方看来,从新技术理论学习,到新技术能力训练,再到立足新技术创业,正是现代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三阶链”。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