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3月4日 星期

杭州采荷三小有了5个武汉“新同学”


编者按:自大年初一(1月25日)始,我省陆续集结多支精英医疗队,分批驰援武汉以及湖北的相关地区。在这些医疗队中,大部分是家有中小学生的家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一线,用实际行动为留守家中的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大课,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感动人心的故事也成为很多学校生动的德育教材。从本期开始,本报开辟《爸爸妈妈在抗“疫”一线》栏目,刊登相关报道,以此致敬那些逆行中的家长,抗“疫”一线的英雄。

“601班的新同学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给老师、同学和家长们问好!”2月29日,这样一条消息出现在了杭州采荷第三小学601班的班级群中。翻一翻历史消息,这个“新同学”还送上了自己的“认证照片”:5位身处武汉抗“疫”一线的医生身穿防护服站成一排,防护服的正面写着“采荷三小”和“武汉加油”,背面除了写上每个人的名字,还有一个统一的前缀——“采荷三小601班”。

这个“新同学”不是别人,正是驰援武汉的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生、采荷三小601班学生李昊的爸爸李志会。与李志会站在一起的,是共同奋战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杭州援鄂医生。20多天前,杭州市紧急组建第三批医疗队增援武汉,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两个重症病区,开展重症病人救治。作为国家医疗队光谷院区专家组成员、国家医疗队杭州一队医疗组组长,李志会已和孩子分别多日。

上周五,在隔离区忙完查房工作后,李志会脱下穿了一天的防护服:“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于是就想到了正在居家学习的儿子。”从前,采荷三小每逢周五下午都会组织一次“走读杭州”活动,孩子们走出学校,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感受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如今,这项活动被叫停,孩子们只能待在家里。我思考着,能不能有什么方式让他们也‘走读’一下武汉,看看一线医生的工作状态。”他说。

说做就做,2月29日上午,李志会在例行进隔离区查房前,叫住了他的同事们:“今天,我能不能承包你们防护服上的‘广告位’?”原来,为了工作方便,医护人员在隔离区穿上防护服后都会在防护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这一次,李志会想在大家的名字前加上“采荷三小601班”这个前缀。听说是为了给孩子们加油打气,同事们欣然同意,在自己的防护服上写下了“广告”。

照片中,5位医生高高举起右手,做出少先队员敬礼的姿势。“很多人称我们是‘逆行者’,我认为有些‘神化’了。其实,在前线的医生也都是普通人,甚至可以作为孩子们的同学互相交流。于是,我们5个人作为601班的‘新同学’,让其他同学了解真实的医生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在家中学习,我们在医院救治病人。既然我们已经成为‘同学’,当然是要互相鼓励的。”李志会说。

班主任陈霞介绍,李昊的妈妈也是医生,最近经常值夜班。“我经常给李昊打电话,关心他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我发现,这孩子把自己照顾得特别好。”陈霞说,当她问及“担不担心爸爸”时,李昊成熟的回答令她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我爸爸很优秀,他肯定可以照顾好病人和自己。”

出发去武汉前,李昊给爸爸送了一份离别礼。“儿子有一个红十字会送的急救包。临走前,他把这个急救包翻出来,让我装上需要的东西。”李志会挑了手电筒和医用棉棒,“虽然可能用不到,但这是孩子的挂念。前阵子视频通话时,我对他说,他给的东西很关键,不到最后不会轻易使用”。

由于疫情尚未结束,李志会和同事们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现在是生死与共的战友。我和战友们决定,待疫情结束回杭之后,我们一起到学校去给孩子们讲讲自己在武汉的这段经历。”他说。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