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思想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2月6日 星期

超越知识,教育才能面向未来


□陈万勇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受此观念的影响,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学校教育首要且几乎唯一的目标。但很多教育人选择性忽视的,恰恰是帮助学生去尝试运用知识改变世界,让知识变成力量,让世界更美好!

在教学中,为了便于知识的传授,我们的课堂往往会依照既定的教学目标,遵循预设的教学流程,维持严格的课堂纪律,采用满堂漫灌和大量操练的方式。由于目标明确且高度锁定,环节紧凑且高度控制,讲解细致且步骤翔实,训练到位且高度熟练,就知识的传输和掌握而言,中国的精熟教学模式无疑具有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等独特的优势。实践表明,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明显较为出色;从PISA测试的结果也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等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中国学生的表现更是一骑绝尘。

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妄自尊大,更不能选择性地忽视成绩背后的问题:上海学生平均每周做作业的时间为13.8小时(2012年数据),同样位列世界第一。这就表明,我们的成绩是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为代价而取得的。更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成绩优势并没有在大学得到延续,反而因为过度的刷题而磨蚀了兴趣和动力;至于那些曾经光耀一时的奥赛冠军们,后来也很少成长为相应领域的杰出人物。

尤其严峻的是,在知识教育之外,我们在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创造力教育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而这些恰恰是一个受教育者能真正成才、取得卓越成就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的人力资源。

法国著名教育家赛勤斯坦·弗雷内说:“知识不能单方面靠教师向一无所知的学生传授,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这些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然而,当下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地方恰恰在此。钱颖一教授就曾说:“我们对教育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一种系统性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并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是本职工作,学生学习知识是分内之事,高考也是考知识,所以知识就几乎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

试问,这种把知识当作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窄化为知识教学的方式能够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创新人才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托尼·瓦格纳在《教育大未来》中指出:“在21世纪,仅仅掌握读、写、算这几项基本能力已经不够了。几乎所有薪酬超过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作,不管是蓝领还是白领职位,都要求雇员具备解决知识性或者技术性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我们面对的信息量也呈指数方式增长,新技术在不断革新,社会挑战更加复杂。因此,21世纪的工作、学习和公民责任要求人人具备思考能力,能推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并能和别人有效沟通。”

这便意味着,为了培养面向未来的国民,教育必须超越知识,进行积极的变革。一方面,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根本扭转“智育独大”“唯知识化”等错误认识和做法,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让学生在“五育”并举中修炼道德情操、增长知识见识、锻炼健康体魄、接受美育熏陶、开展劳动实践,并逐步完善人格、发展个性、厚实素质、学会创造。另一方面,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善启发,勤互动,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充分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助、深度探究,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培植核心素养;注重智慧技术的融合,做好大数据的利用,实施精准教学,减少重复训练,减轻学生负担,解放学生时间。同时,还要大力推行以学业质量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为核心的绿色评价体系,优化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学习PISA测试等先进命题技术,侧重考查学生面对真实、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考试的杠杆来改变唯分是图、独重智育的局面。

康德说:“人的尊严、人的幸福、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终极性的价值目标。”因此,教育只有超越知识,把人当作最高目的,才能切实地发展人,让人富有尊严地过好今天,充满幸福地走向明天!

(作者系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三室主任)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