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3月1日 星期

课题研究:说来说去关键在一个“实”字


□费岭峰

近期,区内科研管理常规工作——课题中期交流检查指导活动正在进行中。在与各课题组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线教师中做得比较成功的课题,一般在研究的价值认识、理性思考与研究过程的扎实等方面,有着深入的体悟与实践。现结合自身针对一线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落在实处

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其最基本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之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现实问题。因此,更重要的是探索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是建构一定的理论构想。所谓落在实处的“实”,也更多体现在此。

比如,我区教研室书记魏林明主持的课题《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实践研究》,缘起是这样的:拓展性课程的要求出台后,许多学校教师试图跟进,尝试开发基于校本的科学拓展性课程,苦于没有指导,缺少专业的支撑,且校际的水平差异也很大。于是,魏林明提出组织区内的科学骨干教师,通过群体学习、联动开发、样本研讨以及资源共享的方式,合作探索“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策略。这样的课题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再如,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主持的课题《新媒体支持下的初中语文作业创新的实践研究》,旨在顺应时代发展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从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与作业评价等方式,研究新媒体对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影响。这样的课题,既有时代意义,更有现实意义。

二、明在思辨

一线教师做研究应该着眼于实践,但这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思考。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质,便是研究者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深度思考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意义和教育学意义,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规律,最终能够归纳和提炼规律,以便推广或供他人借鉴。因此,对于任何一位课题研究者来说,思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那么,对于一个研究课题,又该思辨什么?如何思辨呢?结合笔者的经验,可以从研究主题入手,深入思考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当然还得思考研究内容是否明确、研究路径与策略是否可行,有时候还得分析研究对象的变化是否真正发生。

关于思辨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思路。如对研究的重点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核心研究内容是否可以分解?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结论是不是课题一开始就想研究的?等等。对研究路径与策略的可行性思辨,需要与实践过程联系起来,结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调整以提高针对性。

事实上,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思辨,恰好是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的区别所在。课题研究正是通过思辨来明确研究内容、研究路径、研究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自身内部要素间的关系。一句话,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思辨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从来不应该缺席。

三、贵在坚持

这里的“坚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围绕主题的坚持,即当明确了研究主题之后,要紧紧围绕主题去思考,至少在某个时间段内要抓住研究重点;二是指研究过程的坚持,不能“申报一阵热度,结题一阵热度,中间不管不顾”,而是要坚持不断地进行思考与实践。

作为课题研究管理与指导者,更看重那些真正基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提出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与教师的实际工作比较贴近,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所做的研究也比较容易与自身的工作结合,因此也就更扎实有效。

保证研究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坚持”,需要一定的管理策略和办法。比如说,课题研究过程记录册的应用,即要求课题组将每一次活动都记录下来,包括理论学习、实践研讨、阶段性成果的总结等,以体现课题研究的过程性。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坚持”,更需要体现在研究者自身的主动性上。作为研究者自身,也需要有一些策略办法,让自己能够持续不断地落实课题研究。比如,一些与日常教学有关的课题,可在教学设计的内容上增加一栏“研究反思”,以便记录研究中的点滴感悟;而“研究日志”“研究简报”等材料的积累,将某个阶段的成果汇总成册,供课题组成员交流学习,同样不失为一种督促研究者“坚持”的好方法。

四、赢在实践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当然是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或真正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或形成了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或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历年的优秀研究成果产生的规律来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靠写出来的,而是在扎实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归纳出来的。

如我区获得第十届市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几项成果中,主持《以“随文练笔”构建“语用型”阅读课堂实践研究》这项课题的教师,通过“随文练笔”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学习“语用缺失”的问题;主持《“学为中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这项课题的教师,是一位市级数学学科带头人,这个课题的研究则成为她形成自身课堂教学特色的重要过程;还有一项成果《学做人:基于案例德育的课程群建设研究》,是一位校长坚持了多年,在经历了市级课题、省级一般规划课题、省级重点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的,现在“案例德育”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其影响力已经走向省级平台,在更广的范围得到了推广。

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课题研究应该是基于实践,又要高于实践,最终还得回归实践的真正意义吧。

(作者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