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条路径


□江山中等专业学校 郑江林

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者说如何重构教师角色和形象,也许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没有整齐划一的演进历程,但其中至少存在着一些共同性的特征。笔者认为,教师成长有三条必经的成长路径。

二次学习——反思是成长的催化剂

二次学习的机会很多,每天发生在教师们的身边:上一节课、听一节课、听一场讲座、读一篇教育文章、外出培训和参观、与师生交流等,但我们未必能感知这些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其实,二次学习比一次学习更重要。一次学习有许多是为完成任务,是被动学习,而二次学习属于自主学习,是一个内化过程,知识资源经过自我消化与加工,变成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丰富了自己。

二次学习也是一个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过程。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在教师职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经常写课后反思,积极参与评课,每天写一些教学感悟,特别是用批判性思维去反思教学,日积月累,教师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过程不是纯粹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更多的是一个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积极主动自我构建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自主发展,形成风格”的阶段,更需要经常抓住机会进行二次学习,不断挖掘自我潜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课堂为先——教学是第一要务

课堂是一线教师的主阵地,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关键。学生的知识学习在于平时不断积累,基础打好,信心树立,成绩自然而然就得到提高。所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在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一是上好第一堂课。第一印象很重要。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进入一个新班级,面对新面孔,必须在第一节课下功夫,充分展示教师魅力。因此,备好第一堂课非常关键,备课的内容包括:如何在一开始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如何让学生喜欢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充分发挥教师自我优势,为以后上课打好基础。

二是明确课堂规矩。在开始上课时,教师要给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必须是明确、可行的,不能太笼统、太含糊。学生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许做,第一堂课就要讲清楚。比如上课要求有书、有笔、有笔记,上课不能聊天、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要完成课后作业等等,每节课要强化和督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是了解学生需求。不仅是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任课教师同样要全面了解学生,这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前提。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人规划、喜欢怎样的教师等,通过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一旦学生喜欢教师,自然会喜欢这门学科。

四是开展故事教学。专业课太枯燥,结合教材,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堂,加强对学生的质量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使专业课与生活实际、企业实际相结合,与企业接轨。专业课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

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还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等。

五是有任务有评价。明确本次课的任务,一节课任务不要太多,要求也不要太高,让学生带着温和的压力上课,让大多数学生能完成,或者能接受。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每堂课要有考核评价,不能讲一讲就算,开展质量检测,内容不需太多,关键是要考核本堂课的重点,及时考核、及时评价,评价以肯定与表扬为主,多关注学生进步和职业素养。

潜心科研——研究是一种习惯

一是教师要有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教科研是催化剂,可以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只有从日常工作中用科研的眼光去审视,才能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全新的认识,才能不断地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并追索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教师一旦具有了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就具有了研究的眼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智慧,为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教科研理论学习和实践。开展研究需要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理论水平,这是教师所缺乏的,因此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尤为重要。比如课题研究方法很多,有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用来指导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是坚持在一个点上持续研究。教师平时教学任务很重,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需要研究的东西也很多。但研究与工作不同,工作要面面俱到,而研究必须聚焦在一个点上,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持续做下去,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学会聚焦,舍得放弃,专注做好一件事,一名普通教师至少能成为一个方面的专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