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6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

初中学生“审丑”能力培养的可行性策略


□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 陈 旸

美术欣赏·评述课(以下简称“欣赏课”)作为美术课学习的四大领域之一,在于让学生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以及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但学生受到大众媒体影响,或因观察积极主动但精确性不高的年龄特点,在欣赏课上狭隘地“以美为前提去审美”,导致对美丑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

例如:教学毕加索《格尔尼卡》,学生在观赏后产生了一种“乱七八糟”“好丑”“难看”等感官印象,并简单认为这类作品是“抽象派”,“我也会画”,却不明白丑也是一个审美范畴,它所唤起的心理体验与一般的美感完全不同,但却有着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丑”的美学价值。

一、教师引导,整合现有作品资源

大数据时代的今天,美术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绘画作品来源更加丰富,教师可将这些资源充分进行整合,尽可能多地寻找、运用和制作材料,调动学生体验艺术的表现形式,完善对美术作品的欣赏。

在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课《以刀代笔》中,引导学生认识版画艺术,培养对版画的兴趣。对于第一次接触此画种的初中学生来说,教材选取的图片皆是木味、刀味、手工味十分浓厚的作品,与学生平时对美术的印象很是不同,甚至很难接受,觉得丑。

如何解决“审丑”问题,教师各出点子:徐军老师在上《朱仙镇年画》一课时,与学生一起近距离触摸、观察美术作品,甚至自制教具来解析套色版画原理,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金瑶老师做示范,学生通过绘、刻、印一系列实践活动,体验木刻版画以刀代笔的独有丑意;任昱老师在上此课时,用电脑软件编辑版画制作步骤图,让学生获得直观、高效的理解,并展示自己创作的版画作品,与学生互动交流。

欣赏课不同于造型表现课,要求教师课前进行深入文本解读。例如:浙美版八年级下册《印象派画家们》这一课,学生对印象派美术作品交口称誉,却并不知何以为好。艺术是具有通感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在学生认识丑的过程中,生成“审丑”教育,以丑衬美、以丑现美。溯本求源,印象派在19世纪60年代也曾以丑落选画展。

笔者认为在这一课中可以从三个切入点进行赏析。

1.印象派起源

马奈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在落选后,掀起了一场艺术史上的革命——印象派运动。这幅在当时评委眼里丑的作品,我们可以将它与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的版画作品进行对比,再对比后期塞尚、毕加索等大师的《草地上的午餐》。将艺术家形象世俗化,使学生们对印象派产生了一些新兴趣点——原来大师也会“恶搞”名作。

2.印象派三大法宝

颜料管、便携画架、扁头笔刷,印象派画家出去写生通常会带这三样工具。曹斌老师曾在课上为学生们现场演示这三样工具的便利性,使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印象派画家对光、色彩、笔触的处理。

3.大数据时代对印象派的诠释

今天,数字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为美术作品的鉴赏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笔者在莫奈《日出·印象》一课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时,学生对这幅作品评述的第一印象,与当年专家们评论“还不如一幅未完成画稿”差不多。

如何让学生来理解一幅当时被称为“烂”的作品?我借助Photoshop软件对其进行黑白转化处理,学生发现原本图中最“亮”的太阳居然不见了;接着,我对课本上《卢昂大教堂》再进行黑白转化处理,学生发现大师莫奈在用相近颜色绘制作品,而黑白效果图能精准表现建筑的结构关系。

学生在得到新鲜有趣的直观体验时,教师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引导,让他们对艺术产生兴趣的同时,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进入深层次的自主探究。

二、学生主动参与,师生进行灵活多变互动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往往来源于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这堂课的后续学习动力。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中,有一课经常遭到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们的偏见,这就是七年级上册的《毕加索》一课,在课堂上经常能听见学生彼此之间交流后的嗤笑声。

对于这位大师的名作,笔者准备进行一次“死马当活马医”的冒险性尝试。在聆听学生对《格尔尼卡》的负面评价之后,展示对比毕加索早年与后期关于“鸡”的绘画,学生感受到大师毕加索的绘画基本功相当扎实,画得“不像”一定是事出有因。师生以小组合作等方式一同再回头去查找《格尔尼卡》作品背后,毕加索对画面如此处理的深层原因。

笔者感觉到上课不那么累了,不用在整堂课中与学生辩驳丑与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正视毕加索丑的艺术了,开始学会用辩证理性的思维方式来评价作品。

三、师生共同“审丑”,“审丑”即审美

欣赏过程是延续性的。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艺术家、作品是起步,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节节欣赏课中,能够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够独立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评述。

要让学生懂得,艺术家对丑的表现方式千奇百怪,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对丑有所谓“美恶同词”之说,丑可以是一种进行表达的手段和形式,如苏东坡的《古木怪石图》,丑甚至可以是艺术家们对为人做事道德的评价,如齐白石的《不倒翁》。

从接触大量艺术作品入手,对比艺术原则、观念、要素的不同,结合与“丑艺”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再与自我情感、认知积淀产生碰撞,丑不再为丑,学生在“审丑”中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磨砺艺术直觉,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审丑”教育一旦矫枉过正,便容易造成与审美(以美为尊)相似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片面“审丑”。“审丑”教育主要还是带着一些批判性功能,感受它在形式上与美相反的力量,最终是帮助学生理性辩证地看待美术作品,还能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万不可认为“审丑”教育即是对事物、美术作品持否定态度。2.“审丑”却不知耻。丑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审丑”教育不是全盘接受丑与欣赏丑(以丑为美),在课堂中的表现应是审视、理性判断。知耻才能“审丑”,才能为学生欣赏美术带来延续性影响。

审美与“审丑”是互通的,“审丑”教育课堂策略的提出仅是为弥补在传统美学影响下审美教育在维度上的片面单一。通过对丑的认识,学生的心灵会受到震撼,从而更清醒地认识现实,珍惜真、善、美的事物。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