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6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

初中古诗生活化教学浅探


□嘉兴市油车港镇中学 杨 增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不容忽视的是,学生喜欢听讲,不喜欢表达;能背诵古诗,却不能在生活中多加运用。古诗学习没有内化为一种生命本能,更谈不上语文核心素养的获得。

诗歌是中华文化瑰宝,但因为时间久远,今天的初中生要想真正走近它有一定困难,甚至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古诗教学就是为这道鸿沟铺路搭桥,让古诗中的信息迁移到生活情境中,将当下的生活诗意化。

一、诵读实景化

诗歌是韵文,读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吟诵,但传统诵读常常停留在表演的美感形式上,如何让古诗中蕴含的诗人情怀和当下生活发生联系,实景化诗歌诵读也许不失为一种途径。

1.影像实景化

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情感表达的高潮——作者黄钟大吕般为天下受苦难的人们高呼,此时大屏幕投影仪上放映抗日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难民饱经丧乱的片段,在真实的流离失所生活场景激发下,学生全体起立集体大声吟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情感充沛,非常震撼,很多学生流下泪水,诗歌的现实意义潜移默化到学生心中。

2.实践实景化

今年4月,我带学生参加集体研学实践活动。经过长途跋涉登上高山之巅,我引领大家集体吟诵才学习不久的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与山下辽阔风景适配度非常高。受到诵读激情激发,学生们开始自发玩起了飞花令,有关“山”的诗句,一句叠一句,一句接一句,听者心生豪迈,吟诵者更是动容。

二、教学场景化

古诗中有大量时令景物的意象,诗歌语言凝练,诗句衔接跳跃,如果学生对物候特点不敏感,就很难体会到诗句里的很多微妙之处。如果能将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和现实生活中的景物产生联系,就能让学生将所学融会贯通。

例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学生如果没有仔细观察过早春的草坪,只是死记硬背,不仅容易忘、容易错,还浪费了诗理的这种精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是,我带学生们走出教室,来到早春的草坪上,先观察,后习诗。这一次实景教学收获很大,一名学生在学后感中写道:“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感觉真敏锐,草芽返青却身形尚小未连成片,近处看甚至不易察觉,但是远处瞧去,生机已蔚然。仿若人生角度不同,远近不同,时间不同,少也可以积成多。”一次亲身观察,解放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他们由古诗联系现实生活的乐趣。

再如,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时,对农耕生活已不甚了解的学生对“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诗句内容不是很理解。时值夏末秋初,我便带领学生来到郊外。走在茂盛的草丛中,学生们切实地感受到道路变窄是因为草木茂盛滋长。有学生还从中感悟到“此消彼长”的道理,进一步明白“草盛豆苗稀”,体会到种豆的艰辛和不易。从古诗走进生活,不仅更贴近诗歌意境,还能在诗人视角引领下深入思考自然规律。

三、创作生活化

人们欣赏古诗,很美但也很远。文化的产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土壤,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久远传承,都必须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随着教育模式的改变,今天的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对句联诗的训练,直接让他们创作古体诗显然不现实。我们可以先从古诗散文化创作入手。

古诗散文化创作,是把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融入创作中,表达自己相似的经历。如这篇李白《渡荆门送别》学生习作:

第一次旅游

那年暑假,我第一次出门坐船旅游。轮船开足马力顺流而下,我自小生活的城市离开我的视线。高楼慢慢隐去,一座座山越来越清晰,水面也宽阔起来了。

我站在船头兴奋地吟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水面开阔,风平浪静,远处夕阳映射,云霞漫天,此时虽非月下,但感受何尝不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在夕阳云霞映照的猎猎江风里遥望故乡,仿佛明白了古人诗歌里那些离愁别绪。看着船尾翻腾追随的浪花,心情一如李白“仍怜故乡水,千里送行舟”。

自古以来,名人大家就有奇文共赏的传承精神,王维就从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化出名句“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古诗散文化和骈散结合的表达也是一种形式转化,是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种文化最好的传承就是对当下有用,和时代生活紧密相连。如果通过再创作方式,古诗凝练的语言、典雅的意境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是古诗作用于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学生能自如运用古诗进行语言、情感表达后,可以尝试让他们写一写简单的古体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原创的符合题旨的古体诗放进自己的作文中,为作文增色,也可以配上流行歌曲的旋律进行演唱,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传播出去,能激发学生更长久的创作乐趣和热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培养学生的生活力,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初中古诗生活化教学,尝试帮助学生加强古诗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理解和运用古诗,从古诗中汲取养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使中国源远流长的古诗文化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