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6月13日 星期

成校积极作为 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


□本报记者 言 宏

在湖州吴兴区八里店镇,费明峰正在他的生态养殖场忙碌着。

他是当地的名人,他的生态养殖场被评为省级创业基地,而他的明峰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当地124户农民一起致富。生态养殖场占地600余亩,开发玉米、杭白菊等农作物轮作,利用植物秸秆养羊、羊粪肥田,形成了循环生产的生态产业链。湖羊年存栏数4000多头,产值1000多万元,每年前来采购种羊的人络绎不绝。

费明峰说起他的养羊事业很是开心。他说自己当年由于缺乏技术养羊受挫,是湖州市八里店成校开展的职业农民培训让他走出低谷,重新创业。校长陆根兴告诉记者,这几年,受培训的农民增强了致富的本领,不断涌现出致富典型,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乡村振兴,费明锋就是其中之一。陆根兴认为培训要与职业农民培育结合,通过把准镇域内现代农业“脉搏”,以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为重点开展水产养殖、禽畜养殖、粮油种植、农村信息员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育,增强其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提高其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

成校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民培训中发挥巨大作用,不过近年来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培训方与受训农民之间缺少有效便捷的沟通平台,培训往往出现被动局面。目前,大部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通过调查研究、定制培训、定期回访、产学结合等环节,深入研究当地农民的培训需求,创新发展,逐步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培训活动,让农民过上红红火火的生活。

在遂昌大柘镇北山村,62岁的种粮大户吴仙根一改往年“挽裤腿、抢晴天”的除虫方式,当起了“甩手掌柜”。而这一切,得益于去年5月在大柘成技校开设的植保飞机操作技能培训。一架植保无人飞机一天可“打理”400亩水稻。与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相比,增速15倍。大柘镇是第一个实现了水稻植保“机器换人”的试点乡镇。这样的试点需要人才培训作为基础,当地成校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成人教育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金仁康说。农村迫切需要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成人教育为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要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全面升级,振兴乡村经济,离不开成人教育。“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所以,要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补上知识的短板。”这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生项继忠在全国性演讲大赛中的肺腑之言,说出了广大农民大学生的共同心声。2017年项继忠获评高级畜牧师,成为全国第一批评上高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体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念和作为。

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是一块短板。而农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则是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其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职能与效应,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强大思想保障。在衢州柯城区万田乡,当地成校举办了余东农民画培训班,做好余东农民画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农民画作者创作群体队伍,农民的创作水平日新月异。当地成校通过培训不但大力推进余东农民画产业发展,开发农民画墙绘创作、扎灯、竹编等农民画衍生产品,文化产业收入年产值700多万元,还提升了当地农民的艺术水准,夯实了乡土文化。在开化县芹阳办事处密赛村的农村大礼堂,记者看到了系列文化课程表,包含国学、礼仪、法制等各项内容,而旁边是当地陆家拳传授的场地、学生放学后的学习园地等。开化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徐开宏说,文化礼堂的这些学习内容都是当地成校设计和推动的。在遂昌,通过文化礼堂、春泥学堂的常态化文化活动,县里慈孝文化、移风易俗等文化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采访中,很多成校校长说,希望从“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等方面入手,打造农村的精神文化高地,提升当地农民的素质,让乡村不仅是广大农民祖辈生活的家园,更是他们的精神乐园。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