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

音乐教育中的兴趣与欣赏


□浙江外国语学院 杨凯超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音乐之初,往往对新鲜的乐器、音响表现出兴趣并感受到快乐。然而随着音乐教育的深入,在经过长时间较为枯燥的训练后,他们的疲乏感和厌烦感随之积累。教师要善于让学生把兴趣建立在对音乐的认识基础上,要引导他们懂得欣赏、联想,甚至去体验创造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因此,要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拥有持续性的兴趣,教师必须帮助他们获得欣赏音乐的修养,建立有关音乐的知识结构。一般音乐修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感觉享受。人具有一种天生的音响感知本能,但是由于人们的音乐知识不同,听觉能力也有差异,所感知到的音乐美感层次和丰富性就不一样。如对自然界下雨前的雷声,幼儿的反应是害怕的,而农民听到雷声是高兴的,他们会从内心感叹: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诗人对雷声的感觉就更富有诗意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似乎可以借助雷声、暴雨把人间的一切污泥浊水冲刷得干干净净。教师要强化学生对声音的感性认识,逐步培养他们“有音乐感的耳朵”(马克思语)。

第二层次是感情体验和想象。许多音乐作品情景交融,使得人们对同一首作品由于时间、地点、个人情绪、年龄等诸多因素产生不同情感和联想。对音乐作品的欣赏,需要聆听者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如果聆听者对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缺乏了解,也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经历了与作品所反映的内容“类似的事儿”,就能进入作品所描写的世界,与作曲家内心呼应,获得丰富的音乐陶冶。这个层次较多地涉及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认识。

第三层次是纯音乐欣赏。比如,十年级学生听音乐作品《伐檀》,由于事先已经学习了《诗经》,对作曲家创作思想、情感抒发已有较全面的了解,加上作曲家通过音乐上强烈的对比手法(不管是合唱曲还是钢琴曲)增加了这首诗歌的感染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更加完整和丰富了。这也是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因为作品描写的生动性,唤起了欣赏者某种形象记忆,印证了欣赏者的生活经历,调动了他的审美情绪,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学生不懂得音乐欣赏,没有参与音乐活动,就没有音乐的教育作用。这也意味着学生需要经常聆听好的音乐作品。那么,怎样才算是一部好的作品呢?戏曲艺人曾说,“太假不成戏,太真不是艺”“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画家齐白石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都说明好的作品不要照搬生活,要从欣赏者的需要出发,创造出使欣赏者动心的作品形象和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他在欣赏中受益。清代画家恽寿平写道:“惟画理当使人疑,又当使人疑而得之。”“疑”,是指作品能引起人的联想,能发人深思,不仅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思想上也有所获益。

音乐欣赏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不全面到全面的过程。感觉是对音乐直观的反应,是真实的,是音乐欣赏的第一步。在感觉基础上就产生知觉,知觉是对感觉材料进一步的综合,形成知觉形象。知觉形象比作品的形象更加饱满,因为它有着欣赏者的感情。知觉形象进一步的刺激打开了形象记忆的部分,使思维活动开始运行,突破空间与时间,给欣赏者更大的丰富空间,这就是联想和想象。联想是在形象的范围内进行,而想象则联系着欣赏者的生活经验。如肖邦《一分钟圆舞曲》,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一只爱咬着自己尾巴急速打转玩耍的小狗。这首乐曲易学易会,有很强的趣味性、生动性,画面感直入学生的内心。学生在听完教师的描述并欣赏乐曲时,头脑里会显现出欢蹦乱跳的小狗玩耍的知觉形象,这些画面包含了学生生活中积累下来的审美记忆。这内容给音乐本身增添了色彩,小狗形象在学生的大脑中活跃起来。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想象自己以一定的速度像小狗一样在活动,而音乐进行的速度与此相协调,从而获得一定的移情效果,得到了音乐享受。

音乐欣赏始终包含着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列夫·托尔斯泰指出:“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递给别人,而别人为这情感而感染,也体验到这种感情。”音乐作品本身充满着作曲家的思想感情,欣赏者同样富有感情,双方默契的内心呼应是音乐要达到的高境界。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之所以爱欣赏音乐,主要是音乐本身反映了我们的生活。生活是音乐的源泉,这决定了音乐本身的感性特点。音乐有再现客观事物的功能,它可以用乐音再现生活的实际音响,如钟声、流水声、马蹄声等,造成听觉形象。但就音乐本身而言,直接模拟或间接模拟是次要的,它更是一种“抽象与移情”。音乐对生活的反映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通过抒情的方式表现的。音乐塑造人物形象是表现人物的内在感情,描绘自然界也是依据人对自然的内在感受来描写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结拜的情景,是通过音符、节奏、韵律等音乐形式来传递的,我们可以从中听出梁祝在现实情境中的互相爱慕之情。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表现出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它们也因此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一个有音乐兴趣、有能力欣赏优秀音乐作品的人,可能会通过音乐欣赏,激起美好感情,并从中获得意味深长的教益。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