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怡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近日在上海大学举行。我省17所高校的63件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3件、一等奖14件、二等奖26件、三等奖20件。
其中,浙江大学的《管道医生——智能泄漏检测定位球》,温州医科大学的《基于血管再生和骨折修复双重功能的新型EGFL6重组蛋白产品研发》和《最好的告别:安乐死的社会意愿及合法化路径探究——以浙江省为例》荣获特等奖。宁波大学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介质光致相变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基于实时视觉伺服控制的直角坐标型机器人》等作品获一等奖。
据介绍,此次我省的参赛作品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创造性和“互联网+”等特征,聚焦“一带一路”、转型升级、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等主题,充分反映了我省大学生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
据了解,本届“挑战杯”竞赛吸引了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2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校级竞赛。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初评和复审,共有314所高校的755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