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11月3日 星期

“阅读贫血症”,当治


□王姬(浙江省特级教师)

前不久去某校做一个关于教科研能力提升的讲座。为了活跃一下气氛,我在讲座开始前做了一个小互动,问在座的教师最近在阅读什么书,竟然出现尴尬的冷场。有人小声地嘀咕:“每天都要备课、写教案、改作业,累都累死了,哪有时间看书?”这个抱怨还引来不少附和者。再来看我们很多教师的案头,除了教材就是教辅,厚厚一摞中就是没有关于涵养人文精神、培植教育理论、积淀教育智慧、学习班级管理、丰盈教育心灵的高品质读物。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作为教师先要有一桶水。不看书、不读报,只盯着教材和教辅,围着考试打转转,一桶水从何而来?即使有点水,这水的精神含量也是稀薄的。很多教师在求学时期也是热爱阅读的,也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但是工作以后,常常让曾经的热爱都荒废在时光的野草中。《中国教师报》2016年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在教师的个人藏书方面,有61.4%的教师个人藏书在100册以内,其中10.5%的教师是“基本没有”;二是在教师年购书支出方面,有60.5%的教师在200元以下,8.7%的教师是“基本不支出”;三是在每天的阅读时间方面,有53.5%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这组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表明,作为教书育人者的教师已经不同程度地患上“阅读贫血症”。

既然是病,就要治。作为一个曾经“阅读贫血症”的患者,我感触颇多。2009年,我顺利地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我站在了自以为的山顶上,忽然产生了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的恍惚。教材已经烂熟于心,阅读更是与自己渐行渐远,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船夫,将学生从一个渡口划向另一个渡口,周而复始直到退休,职业生涯可以一眼看到头。我们还年轻,心态却已经老去。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和一位我所尊敬的师长谈起我的困惑,他没有直接解答我的困惑,而是给我列了一张长长的书单,朱永新、吴非、于永正、肖川、李镇西等教育名家的名字都赫然纸上。我按照书单,将这些书买来认真阅读,大师们飞扬的文字、对教育深沉的热爱激起了我曾经拥有却沉睡已久的激情。我对教育、对课堂、对一切“从来就是这样的”程式产生了许多疑惑、困惑,并在这些“惑”中反思,反思我们的教育。在与大师们的对话中,我重拾当初选择当教师的初心,穿越生活的苦闷,打碎日常的藩篱,看到了更广袤的天地。什么时候,远离阅读的沮丧已如风般逝去?自己的“阅读贫血症”居然治愈了。阅读对我而言,不再是任务,而是一种习惯,现在就连出差我都会随身带着一本书。

主持团队建设以后,我感觉自己多了一份责任,不仅自己要读书,还要带动团队教师一起读书,共同营造阅读的氛围。我在团队建设中,将团队成员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每年都用专项经费为成员订阅报刊、购买高品质读物。在名师工作室专门开设《悦读书斋》栏目,推荐好书,分享读书心得,组织读书活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是传递给学生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让自己成为一本“浩如烟海的大书”,引领学生领略美好的文字和纯粹的情感,照亮教室里年轻的心。

如果你是“阅读贫血症”患者,如果你还在借口“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那么从现在开始,逼着自己抢一点、占一点、挤一点时间,就像薛瑞萍老师说的“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先把书读起来。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阅读能让我们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视野才能更加宽广,精神才能更加饱满,课堂才会更加有活力。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