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9月29日 星期

双创教育,给浙江点赞


□本报记者 李 平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日前落幕,我省高校在本届大赛中共夺得4金8银,宁波大学的“尚观科技:打造畜牧业智能化管理系统”等项目获得金奖。

这是我省近年来扎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根据省教育评估院的跟踪调查,我省高校2011—2015届毕业生毕业1年后的创业率,分别为3.8%、4.42%、4.63%、5.02%和4.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荆德刚对浙江的双创教育改革给予高度肯定。他说:“浙江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我建议打造浙江创业教育的先行区。”

厚“土壤”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创业土壤的厚植,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我省特别注重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引导高校努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校园氛围。

“尚观科技”的成功离不开宁大对大学生创业的鼎力支持,早在2008年年底,该校“平台·模块·窗口”式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就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全国3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而杭州师范大学则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与校友资源,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成立的阿里巴巴商学院,由知名校友马云任院长,使得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格外浓厚。借助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优势,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走出了一条以“创”立校的特色办学之路。

2015年5月,国家吹响了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号角。省教育厅随即出台意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使创业学院成为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截至目前,我省101所高校建立了创业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副院长马建荣直言:“由实体运作的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制定并修订了多项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管理制度,形成‘劲往一处使’的体制、机制合力。”

“做中学”

近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卢成堆获第九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创业先锋奖荣誉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创业者。

近年来,温职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设20余门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在大学期间,卢成堆就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练就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2010年毕业后,他创办了公司,通过运营,4年后公司成为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

记者了解到,我省高校积极探索实施专科“2+1”、本科“3+1”(2年或3年专业课程学习,1年进创业学院)或专业硕士“4+2”(4年本科,2年专业硕士进创业学院)新型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培养试点。据不完全统计,全省95.2%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与此同时,我省97.5%的高校还建立了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机制,建有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行高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平均达到8.5个。

在浙江大学,全校22个部门开设了100余门创新创业课程,还为学生提供了近7000平方米的创业实践场地。温州大学在13个二级学院设立学院创客空间,试点“一团队一课程群一岗位”的创业教育模式,采取“企业孵化式”教学。

如何培养一批创业带头人?为此,省教育厅实施了“创业导师培育工程”,计划到2020年全省培育创业导师5000名。此外,92.9%的高校还建设了创业导师数据库。

“扶上马”

提起母校,中国计量大学毕业生欧阳郝帅心存感恩。他的公司当初就是在该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内孵化成功的,“学校一直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并配备专业导师答疑解惑”。

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冲劲与激情,但资金、场地、经验,创业与学业难以兼顾等却成为他们的“拦路虎”。为免除大学生创业者的后顾之忧,扶企业上马,我省各高校普遍建立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中,88.7%的高校建立了学分转换制度,77.5%的高校建立了弹性学制,85.9%的高校建立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制度。

我省很多高校还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了孵化场地。调查显示,各高校年度经费预算平均为148.86万元,其中,用于扶持创业的资金每年平均为67.04万元。同时,各高校逐步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为自主创业学生提供项目论证、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持续地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必将培育一大批创新创业的生力军。”省教育厅学生管理处处长丁松泉说,随着浙江大地上涌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他们中间将诞生新一代的企业家与领军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