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9月15日 星期

人工智能“来袭”,教师当如何站好讲台
看智慧教育如何构建未来教育生态

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提到,要发展便捷、高效包括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智能服务。一时间,教师将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预测、猜想在坊间迅速流传。近日,第四届全国智慧教育高层论坛在宁波召开。关于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颠覆”,来看看专家们都怎么说——

□本报记者 黄莉萍

“从我们研究者的角度来判断,80%教师的工作未来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三公式给了在场的教师“当头一棒”。

“就像无人驾驶还不能成为现实一样,基于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的人工智能和人脑相比依然有缺陷。这些缺陷在无人类参与的驾驶、教育或医疗中,都会导致致命的错误。”参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定的中国传媒大学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院长曹立宏教授的这两句话,让现场的人类瞬间充满自豪感。

人工智能让深度学习成为可能。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育大变革时代的大幕已然开启。“老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师会被人工智能“消灭”?

阿尔法狗打败人类顶级围棋高手的新闻曾经“悲伤”了很多人类,但科学家们依然对人脑充满“膜拜”之情。

“脑科学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很多未知领域,在脑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还无法取代人类高阶思维甚至潜意识‘指挥’的行为。”曹立宏感慨,人类有非常强大的认知功能,“从感知到行为,遇到突发情况时人类往往有奇迹般的反应,依然是人工智能无法模仿和复制的。”

“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教师的很多功能,比如单纯知识的传授。但有一样是不能被机器所替代的,那就是学生的养成教育,比如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的养成。”刘三公式认为。

“我认为人工智能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教育离不开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文环境的浸染,不能把人工智能、信息化的作用夸大。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合肥第八中学校长王建明说。

但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将深度改变教育,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

受认知神经科学等脑科学启发而构建的人工智能,将使深度学习成为可能。曹立宏介绍,人类能有长期记忆因为有海马体;人类出生后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消除,以及连接强度的变化;脑区的不同功能和发育成熟的不同时间……这些都影响着人类的学习。“不了解大脑科学的教师,是很可悲的。因为他们往往会做一些违反生命规律和认知规律的事情。”

不懂脑科学的教育有哪些?

专家们的观察如下:

“好多时候,我们当老师的会不停灌输学生知识。据我的观察,咱们教得有点太多了。教得多不如教得好。”

“怎么才能教得好?其中对脑科学的了解,会大大帮助教师们怎么去想办法教得好。”

“例如睡觉太重要了。其实睡觉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尤其对刚学的一些东西,它需要进行一个记忆固化的过程。如果你不让学生睡好觉,基本上是学进去的东西,过一会儿就可以全还给你。”

“不喜欢让学生运动。其实有氧运动能让大脑的运动皮层兴奋,而其他的皮层可以休息。这样的休息对于补充能量达到新的平衡等非常重要。”

“不放心学生自主学习,忽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其实小孩生出来的时候,刚开始它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探索。而后,他们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养成维系一生的学习习惯。”

“害怕叛逆。叛逆其实是人能够独立生存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能力。叛逆到最后就是完全的自主学习,有自主学习才有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创造。”

“不了解不同大脑区间的发育时间。像负责人类高阶思维的前额叶,老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从小训练批判性思维。发育时间一旦错过,就很难改变。”

……

“大脑的发育有自己的规律。如果你教的东西太多,学生就没有余下来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创造。”

实现智慧教育的大数据“大”吗?

“这几年,我国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从60万个激增到现在的6300万个。”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介绍,各地都在积极“云集”丰富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数字教育资源。

飞速发展的智慧教育,令参加全国智慧教育高层论坛的专家们充满信心。在他们宣读的共识中,可以看到——“人类与机器将处于共生环境之中,进一步发挥人的高级智慧和高阶能力,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为此,教育必须变革。”

论坛向教师们发出倡议:“要发挥首创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形态、多路径推进智慧教育的发展,让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生学习,释放他们的全部潜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好的人文关怀,引领教育变革,真正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这样畅想。

而目前,精准推送、教育定制能否实现?

(下转第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