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6月21日 星期

我的游戏我做主
——杭州区域推进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侧记

□本报记者 陈蓓燕

走进杭州市朝晖幼教集团朝一园区,只见教室外的空地上既有用轮胎、木板等器材搭建的“小桥”,也有用麻绳缠绕在两棵树之间的“荆棘地”,还有由大型纸箱拼凑而成的“黑暗隧道”……孩子们每天都能自主选择到想去的区域玩耍,教师们则从旁引导、协助,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去体验。

“游戏是幼儿阶段最独特的学习方式,自主性游戏可以让孩子们跳出条条框框的约束,享受自我创造的快乐。”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汪劲秋说。自2013年实施自主性游戏研修以来,杭州全市近千所幼儿园纷纷探索如何使幼儿能真正自主选择想玩的游戏并从中收获认知、情感,快乐成长。

在杭州市蓓蕾幼儿园,有一间教室被“打扮”成暗房,门口放着手电筒、电光纸、感应灯、镜子等材料。那里的孩子们都知道,这是“光影游戏”的入口,进去前需要先挑选好工具。教师张丽告诉记者,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去游戏,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去感知和发现光与影的秘密。“大部分的孩子都会用手触摸房间中的各种摆设,或是用感应纸蒙住手电筒观察光的色彩,但有个别孩子会产生寻宝的想法。”张丽说,这是她之前没有预设到的,但在后续活动中立即和孩子一起设计藏宝图的图纸,引导他们阅读与理解其中的图示和标记。园长金环表示,看似一个简单的自主性游戏,考验的不仅仅是幼儿园对环境创设的能力,还有教师是否具备足够的游戏观察力。

以课题“发现儿童、助推成长——区域提升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活动水平的实践研究”为抓手,杭州市一方面通过征集游戏微视频案例资源,让教师们重新认识幼儿游戏,学做一名合格的观察者和解读者;另一方面,还定期组织全市教师分区域开展主题研修,采用“全程定位摄像法”“局部定点跟录法”等方式,围绕如何破解孩子正在做什么、孩子为何这样做、孩子还能怎样做等3个问题进行研磨,帮助教师掌握能发现的“眼力”、能阐释的“笔力”以及能推动的“脑力”。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笑容更真实了,且“小主意”接二连三地迸发出来。这学期刚开学,杭州市仙林实验幼儿园大班教师劳青青原本设计了一个关于蚂蚁的主题教学活动,但后来听到不少孩子常聚在一起讨论白蚁。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劳青青想,不如就让孩子们通过自主性游戏来认识蚂蚁和白蚁。于是,在树木下、木板旁、围墙边,他们兴致勃勃地玩引蚂蚁出洞、看蚂蚁搬家等游戏,然后用绘画、拍照等方式呈现他们的游戏过程,并兴高采烈地与小伙伴互相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园长高虹说:“我们的老师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通过材料、环境等间接地推动着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学习,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智慧。”

经过近4年的实践探索,杭州市很多幼儿园都探索出了富有特色的自主性游戏。如江干区采荷第二幼儿园准备了各种管子材料,让孩子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而富阳区里山镇中心幼儿园则利用得天独厚的小山坡,让孩子玩起了“山洞”游戏;拱墅区半山幼儿园的孩子还能在庭院里开心地“做饭”……

“杭州是我省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唯一实验区,区域推进自主性游戏也是源于我们对‘指南’的理解与践行。”汪劲秋表示,该市目前正在筛选各幼儿园优秀的自主性游戏文本案例并加以归纳集结,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