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5月17日 星期

教育国际化如何落地


教育国际化如何落地

□本报见习记者 张乐琼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课题推向了前台,引发了社会对“什么是教育国际化”“如何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对此,近日一场关于“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支持”的主题论坛在浦江应势召开。

核心是增进国际理解

一提起教育国际化,就容易被定义为引进了多少国际课程,聘请了多少外籍教师,培养了多少世界名校人才,开展了多少场海外交流……教育国际化虽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但这些“成果”却成为不少学校标榜自身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真正的教育国际化还是一个新的课题。”省教育厅外事处处长舒培冬的一句话,表明我省教育国际化仍任重而道远。有些学校甚至还走入一个认识的误区:全盘引进原汁原味的国外课程,加上洋校长和外教,课堂教学不加选择地学习英美学校的一套,一味追求出国留学预科文凭……归根结底把“教育国际化”与“全盘西化”画上了等号。舒培冬说,“国际元素”只是国际化教育的表象,更有甚者,还存在引进的国外教材课程不符合教育部规定、严重影响国家基本课程的开设等问题。在他看来,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国际理解教育:不是“某国化”,而是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相融相存,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家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包括关于国际问题的知识,以及这些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文化差异,并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国际理解教育还是一种价值取向,让青少年拥有共情心理和全球公民意识,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多元文化。

近年来,国际理解教育对促进国家间交流、理解和合作日益重要,成为当今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明确提出“国际理解教育”概念。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倡导沿线国家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从国家战略层面为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新机遇。2016年发布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把国际理解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各地各校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加强人文交流机制。

事实上,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也从学理研究走向政策议题,从教育理念走向教育实践。我省仅去年就有2100所中小学和境外姐妹学校开展“千校结好”的交流合作,出国交流互访、国际班、外籍教师更是不胜枚举。

从课程到教师的落地

到底如何才能更好更深层次地落实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杭州市首批教育国际化示范校,杭州外国语学校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角度,探索出一套基于本土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保留本土核心课程——语文、历史、政治、地理和优势课程,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理科类课程渗透、整合国外相关学科内容,采用国家课程必修、国际课程和自主研发的国际校本课程选修的方式。副校长夏谷鸣向记者介绍了学校自主研发的国际选修课程,一门名为“全球理解力”的校本课程,10余个话题,相隔12小时的时差,学校和美国一所著名中学的学生们在网络大屏幕连接的“共享教室”里交流中美音乐、学校生活、家庭价值等各色话题,既有批判性思维又有国际化格局。

在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滕梅芳看来,“国际理解并不是通过几次国际交流活动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让孩子能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和学习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开拓国际视野。”因此,国际理解教育既不是单纯意义上西方教育的气质,也不是传统意义上中国教育的气质,而是根据学生现实的情况,因材施教、博采众长的教育气质。学校要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紧密挂钩,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确定不同学段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目标,拓展选修课内容和形式,以此开发和设计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

不仅如此,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教学理念的教师队伍也是国际理解教育落地的重要一环。杭州绿城育华学校为了避免教师队伍国际交流出现走马观花、覆盖面少的问题,每年邀请美国精英教学组织——中美教育健康之桥的教学专家赴杭对学校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参加美式课堂培训的教师一半模拟学生,一半则在听课。一堂90分钟的大课,教师的沉浸式课堂体验和中美教师研讨各占一半时间。在美国外教Tom的创造性课程中,中美教师共同完成了棉花糖挑战、图画联想、单词联想等游戏,激发创造性与联想力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学校分管外事工作的教师刘毓杰表示,除了“引进来”的教师培训外,学校还让教师“走出去”,13年来,该校各科教师访问游学的脚步遍及25所友好学校,游学归来的教师对教育国际化和国际理解教育也有了更深的体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