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奔涌、AI浪潮澎湃的今天,职业教育如何精准把握产业变革的脉搏,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以其会展与设计专业18年的探索与实践,书写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这所中职学校不仅将课堂搬进国家级展会现场,更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教学,成为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人才后备军摇篮。
实战育人:
在真实项目中锤炼“会展精兵”
11月1日,2025第十四届省际会展专业掌门人圆桌会议在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举办。这场以“AI时代的会展教育”为主题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海南等17个省(直辖市)的41所院校参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时代会展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的高素质会展人才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令人惊叹的是,从会议筹备到会务接待,从展馆布置到数字技术支持,整个流程均由学校会展与设计专业的师生“承包”。在短短9天内,他们将一个真实的会议项目,转化为一堂全流程、高标准的实训课。
“我们将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任务,学生提前一周进入岗位,分组对接会务、设计、搭建、礼仪、媒体五大板块,完全按照企业标准运作。”会展与设计专业负责教师介绍。这种“教学即实战”的模式,让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项目的操盘手。
与会专家在亲身感受了学生们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后,不吝赞美之词:“没想到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做得如此扎实,学生的技能素养这么高。”这背后,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结果。
将高水平会议、大型赛事作为教学现场,在杭州人民职校已成常态。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到中国国际动漫节,学校的身影频现。去年来,学校连续两届深度参与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这一国家级展会,学生团队在展前策划、展示展览、平台维护、综合保障等多个业务领域承担具体工作,展现了过硬的职业能力。“能服务于这么高规格的展会,我深感幸运。”参会学生表示,“希望能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将来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系统化推进实战教学,学校成立会展专业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与杭州市会议展览业协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建教学标准,共编专业教材,共推企业导师认证,构建起“校企共生共长”的育人生态。“通过‘工坊+’学生发展模式,我们搭建起企业、师生共育的理实一体化平台,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学校党委书记金卫东表示。
数字赋能:
拥抱AI浪潮,重塑会展教育新范式
本次圆桌会议的主题“AI时代的会展教育”,在杭州人民职校并非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教学实践。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走访了校内实训大楼。在学生作品展厅,一段由学生利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生成的嘉兴非遗蓝染花布宣传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江南水巷,乌篷船悠然摇过;一匹匹素布在匠人手中浸染、氧化,于青白之间幻化出深邃的蓝……画面如诗,定格了时光流淌的静谧与东方美学的韵味,展现了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创新的能力。这恰是学校积极拥抱数字变革的一个缩影。
面对会展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学校展现出前瞻性布局——率先将数字展示技术引入中职教学,不仅在数字会展、AI智能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积极作为,更是开发了“数字展示自由漫游”系统。该系统通过全三维空间构建、沉浸式自主漫游与多浏览模式,结合虚拟展位与交互体验,有效实现了线下展览向跨地域线上展览的转型。
在此基础上,学校创建云智展研学工坊,其不仅成为学生技术应用的练兵场,还承接了民进会史展览馆数字馆、马叙伦历史资料陈列馆数字馆等真实项目。这些实践,让学生在毕业前就积累了宝贵的数字策展经验,也为杭州会展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来自职教的新思路。
杭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金伟杰指出,杭州作为数字经济强市和赛会名城,正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为会展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创新土壤。正因如此,华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殷杰强调,学生应具备的思维、教师需重点培养的能力,都应随之做出相应转变。转变的核心是从“依赖网络与AI”逐步走向“结合AI实现因材施教”。
对此,校长饶晨光有着清晰的规划:“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能面向数字化挑战的实战人才。”学校将持续通过校企共建、项目共研,将行业最前沿的需求融入教学全过程,从课程开发到实战演练,从传统展陈到数字策展,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成为“准职业人”。
标准引领:
18年深耕,铸就区域职教金名片
历经18年的深耕与发展,杭州人民职校的会展与设计专业已从一门特色课程,成长为代表区域中职会展教育水准的“金名片”——专业先后获评浙江省特色专业、优势特色专业、高水平建设专业,并担任长三角中职会展专业教育联盟主席单位、浙江省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等角色,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获浙江省发改委、教育厅联合立项。
该专业聚焦展览、会议、节庆与新媒体融合的集群化发展方向,构建了“产教协同进阶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创意表现、项目管理、营销推广、设计执行等会展与设计行业所需核心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设置涵盖从素描、图形创意等专业基础,到会展识图与制图、展示设计等专业核心,并延伸至界面设计、短视频制作、AIGC基础等专门化方向,结合装饰艺术、摄影摄像等素养提升课程,全面对接行业需求。
该专业实践教学采用“观展—参展—办展”的进阶路径。学生在校3年,从行业参观、基础实训起步,逐步参与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真实会展项目,加入专业工坊,参与文创、包装等真实商业项目,最终独立承办校园技能节、毕业展等大型活动,实现从技能训练到项目实战的无缝衔接。
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学生将实现个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全方位成长。毕业生周璐璐就表示,在校学习尤其是加入专业工坊后,“享受到了研究生一样的学习过程”,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期待。
在夯实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学校自今年9月起推出了职普融通试点班,将通过试点,探索建立“课程共建、师资互派、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资源共享”的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横向融通机制,融通至职高的学生可以选择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拓宽成才渠道,促进全面发展。这是学校践行“双轨并行,精准适配”育人理念的创新尝试。
在全力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背景下,杭州通过举办重大体育赛事与国际会展活动,推动文旅消费升级与产业融合,构建有全球影响力的赛会经济生态。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经济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杭州人民职校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将专业建设与城市发展紧密绑定,实现了同频共振。
展望未来,随着杭州会展能级的持续提升,其对高素质、数字化会展人才的需求将愈发迫切。杭州人民职校以产教融合为引擎,以数字技术为翅膀的育人模式,不仅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其探索形成的“人民经验”,也为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区域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