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邵焕荣)近日,绍兴市教育技术中心走进越城区稽山小学,以“送教一课+自教一课”的“1+1”双课模式,为该校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送教活动。
“一节由送教团队执教的AI实践课,搭配一节本校教师主讲的AI通识课,这样的安排既保障了课程的专业性,也通过示范带动有效提升了我校教师的自主授课能力。”稽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伟刚介绍,作为一所随迁子女占比较高的学校,学校此前因师资与课程资源不足,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较为薄弱。为此,学校专门安排5名科学与信息技术教师全程参与备课研讨,积极向送教团队“取经”。
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年秋季学期起,绍兴市教育局启动了人工智能普惠教学计划,首批遴选18所相对薄弱学校,为每校配送10节以上的人工智能普及课程,内容涵盖人工智能通识与开源硬件两大模块。为确保计划有效实施,市教育局不仅安排了专项经费,还配套建设了“绍兴市人工智能互联网学校”线上平台,为师生提供课程资源与学习过程监测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送教进校’,先让相关薄弱学校的师生‘入门’人工智能。”绍兴市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何丹介绍。为了让人工智能教育真正在薄弱学校落地生根,绍兴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科创实验室全覆盖,并在3年内举办至少8场人工智能教学巡回研讨活动,培训人工智能教师1000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