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

“这条路虽窄,但心宽了”


□本报记者 徐梦娇

早晨7:30,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庆丰路校区外,一条涂着蓝色涂料的小路在熹微中“醒”了过来。

这条宽窄不一的蓝色小路看似寻常,却是学校为4000多名学生精心规划的安全上学路,也是嘉兴市南湖区建成的全市首条“无忧上学路”。它紧贴在人行道最里侧,沿学校与小区围墙蜿蜒近2000米。靠近校门的一段还安装了1米多高的白色护栏,就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7:50,上学高峰来临,身穿校服的身影从四面八方汇入这条蓝色脉络。

在凌公塘路,记者遇到了609班学生朱静萱,她正不慌不忙地沿着蓝色小路前行。“嘀嘀——”身后传来电瓶车的喇叭声,记者本能地想要避让,身旁的朱静萱却依然迈着从容的步子。回头望去,电瓶车自觉地停在了蓝色区域外,就连掉头时,车轮也始终恪守着那条无形的界线。

“以前这段路堵得很,走走停停要十来分钟,现在六七分钟我就能到学校了。”朱静萱已经独自走了一个多学期,这份“独立”让她的脚步格外轻快。

学生家长张燕回忆,过去电瓶车、自行车都往人行道上挤,速度又快,每次送孩子都提心吊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她的语气里透着轻松,“这条路虽窄,但心宽了。”

副校长沈鑫珠伸手轻晃护栏,试了试它的稳固度:“这条路最宽处不到两米,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但正是这份‘窄’,为孩子们划出了一条专属的安全通道。”

8:30,上课铃声准时响起,校园恢复了宁静。

喧闹退去的蓝色小路上,一名家长骑着电瓶车匀速驶过。他没有停留,也未张望——他确信,孩子早已安全抵达。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