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9月26日 星期

“太神奇了!它真的活了!”


编者按: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教育”这个宏大命题时会发现,它或许是政策文件里的蓝图,是社交媒体中热议的话题,但真实的教育故事始终在一线,深刻的教育思考也在一线。即日起,本报推出《在一线》栏目,本报记者将深入教育的最前线,以在场者的视角,捕捉那些推动教育改革的真实瞬间。

□本报记者 朱郑远

“10秒钟,让你的画在屏幕上跳起来!”

杭州市春晖小学六(4)班的教室里,授课教师齐传鹏话音未落,学生们已迫不及待地埋下头,教室里瞬间只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本学期开始,杭州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全面开展AI通识教育。经过精心设计,春晖小学首堂AI通识课率先开讲。

第一个完成作品的学生兴奋地跑上讲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画作对准摄像头。短短几秒后,屏幕上的图案仿佛被注入了生命,随着音乐节奏翩然起舞。台下顿时爆发出阵阵惊呼:“太神奇了!它真的活了!”

“助教,这是什么原理啊?”有学生忍不住发问。令人惊讶的是,回应他的不是齐传鹏,而是电子屏上一个与他容貌酷似的虚拟形象——AI助教。“系统会智能识别图案的关键点,通过算法驱动,让静态画面按选定动作生成视频。”AI助教的讲解清晰直观。

这个能实时答疑的AI助教,正是齐传鹏的“数字分身”。“我们采用‘智能双师’模式。”齐传鹏向记者解释,“AI助教负责核心知识讲解和任务设计,我则专注于课堂互动和个性化指导。”这种模式打破了学科壁垒,让身为语文教师的他也能轻松驾驭AI课程。

随后的课堂环节,齐传鹏向学生们展示了由学校教师团队自主研发的系列AI应用:能精准批阅口算题的“智能陪练”、指导书写的“硬笔老师”、引导思辨的“价值观辨析助手”……学生们眼中充满好奇与向往。

“首堂课重在播撒兴趣的种子。”齐传鹏表示,根据学校设计的学段课程,高年级学生将逐步接触“深度学习与开发”,从AI体验者成长为小小创造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