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宓卓慧 于兹瀛)宽敞明亮的操作区、整洁齐全的厨具、温馨舒适的用餐环境……近日,12名师生化身美食体验官,提前打卡“量小聚”,见证了共享厨房的“第一餐”。
来自质量与标准化学院的学生体验官刘胤杉、刘容申现场烹制了一道家乡特色菜——胡萝卜青椒炒牛肚,从洗切到翻炒,动作娴熟,香气四溢。刘容申在体验后,有些小激动:“校园里多了个有烟火气的小角落,特别暖心。期待能尝到好朋友的手艺。”学生体验官季子超也对“量小聚”充满期待:“寝室不能涮火锅,现在有了‘量小聚’,今后想吃火锅了,就来这儿!”美食体验官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一道道美食,交流着体验感受。
据了解,“量小聚”是集烹饪、交流、学习、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空间。“量小聚”设有烹饪区和餐叙区:烹饪区设有4个烹饪间,配备了冰箱、电磁炉、电饭煲、微波炉,以及各类厨具和餐具,可基本满足师生日常烹饪需求;餐叙区可同时容纳40余人,既可用作聚餐分享,也可开展小组讨论、围炉煮茶等活动。此外,在校师生可以通过钉钉平台提前一天预约“量小聚”,经审批后即可使用。
温暖惊喜不止于此,美食体验官们还解锁了更多“吃在量大”的新变化——
美食体验官们从西校区翔宇楼的“量小驿”出发,品尝了“量小驿”咖啡,参观了东生活区T1食堂和西校区F16食堂;过道处新装了防雨玻璃隔断,在挡住雨水的同时,也没有影响日常采光;走廊上安装了装饰墙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为了迎接开学季,F16食堂二楼推出了7款暖心套餐,一楼合作餐厅还将开出肯德基、达美乐等品牌餐饮……
来自理学院的教师体验官曹丹坦言:“现在不出校园就能吃到各种美食,家人、同事、朋友小聚有地方可去啦!我家孩子来学校时,也总被丰富可口的美食吸引。”
“‘量小聚’平台的搭建,为学生们拓展生活技能、沟通交流提供了新平台。今后,学生们能够以小聚为契机、以美食为纽带,在亲手制作与分享美味的过程中增进彼此认知、深化同窗情谊,凝聚起思想共鸣、行动共在、职责共担的强大力量。”副校长王迪钊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打造更具温度的生活化育人空间,不断丰富校园生活,全力护航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