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9月12日 星期

楠溪江畔药香飘
永嘉社区学院开发中草药社区教育课程
图为胡岳灶在给学员们上课。(学校供图)

□本报记者 金 澜

新学期伊始,永嘉社区学院会议室里洋溢着热烈讨论的气氛。中草药课程开发团队的成员们正齐聚一堂,交流近期田野调查中获得的中草药知识,他们正在酝酿第三本社区教育康养系列的教材——“永嘉民间单验方”的编写工作。

永嘉地处瓯江下游北岸,楠溪江清澈蜿蜒,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各类植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条件,因而野生药材品种繁多,蕴藏量大,素有“中草药之库”美誉。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熟悉中草药知识的人逐渐老去,运用中草药健体治病的民间智慧面临传承危机,许多依靠口耳相传的中草药知识正濒临失传。与此同时,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全民健康需求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民盼望能系统学习本土中草药保健知识。为此,永嘉社区学院决定开发一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实用中草药课程,让传统医药智慧重新焕发生机。

课程谁来开发?如何开发?

社区学院常务副院长滕益清在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时,首先想到了自己的老同事和老朋友——退休教师胡岳灶、陈心安和退休医生刘超辉。“我们年轻时就对中草药很感兴趣,经常结伴上山考察,积累了一肚子的‘货’,现在是时候分享给更多人了。”谈及参与项目的初衷,几位老先生表示,“由于过去民间传播的中草药知识缺乏系统整理,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甚至观点相左的情况,可能会误导群众。作为教育和医疗系统的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进行严肃考证,纠偏查漏,去伪存真”。

说干就干,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研磨研讨和精心编纂,《永嘉药膳》《永嘉民间实用草药200味》两本教材相继问世。胡岳灶介绍,为更好地服务普通市民,教材优选了永嘉本地生长的常见中草药,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记者看到,两本书采用淡雅古朴的装帧设计,内页图文并茂:《永嘉药膳》收录了111道具有地方特色的药膳配方;《永嘉民间实用草药200味》则详细标注了每味草药的土名、适用症状与文献出处,方便识记与查证。值得一提的是,《永嘉药膳》中还附有多个教学视频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从药材采集、加工到烹调的全过程。“这些视频都是社区学院教师亲自拍摄剪辑的,每个步骤都有特写镜头和文字说明,市民多看几遍就可以上手了。”胡岳灶补充道。

教材完成后,社区学院在当地老年大学开设了第一期永嘉药膳老年康养课程培训班,反响热烈。“学员以刚退休的女职工为主,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下课还围着老师问个不停。”作为主讲教师,胡岳灶欣慰之余也稍有遗憾:“宅”在教室里、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形式略显呆板。“中草药课程必须走出去,得像神农尝百草那样实地感知!”与团队成员商议后,他决定革新授课方式,走出去上课——通过与当地中医馆合作,每个季节带领学员上山采药,一边爬山一边上课。从此,考察踩点成为团队成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

藤溪瀑布群、四海山森林公园、碧油坑村、太平岭古道……翻看几位老先生的手机相册,最近一年来的授课足迹遍布永嘉的绿水青山。

为确保户外课程安全,每次采药活动前,团队都会尽量选择平坦的山路,放置好路标,并选好三四十种需要介绍的植物,逐一挂上名牌以便辨识。授课当天,陈心安担任探路员,提前上山清理路障,驱赶可能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负责主讲的刘超辉和胡岳灶反复强调安全事项,并携带常规药品和急救包。午间休憩时,师生席地而坐,简单用餐,老先生们还趁机为大家“加餐”,讲解山野间的动物习性、自然景观的形成原理,或是山脚下某个古村的民间传说。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员们兴致盎然,常常直至傍晚返程仍意犹未尽。

尽管每次课程介绍的中草药多达三四十种,但团队很重视生态保护,坚持“每次只采六七种,每种仅采数株”的原则。“我们既要传授知识,更要保护生态。”胡岳灶说,下山后,团队还会借用当地的村文化礼堂或中小学校教室,对采集的样本从植物学特性到中药的性味归经进行更深入的讲解,保证课程质量。

这种“边走边学”的教学模式广受学员欢迎。学员董女士已4次随队进山,她告诉记者,过去从长辈那儿了解过一些中草药知识,但总是一知半解,“现在通过实地采集,一种一种地辨认掌握,老师不仅在现场细致讲解,下课后还会在学员群里答疑解惑,我再对照视频学习,很快就能独立制作药膳了”。

对于无法参与户外课程的居民,社区学院开办了“幸福乡里讲坛”。依托全县22个乡镇社区学校,团队送课上门,讲授中草药与药膳的药效原理、制作方法。截至目前,该培训已覆盖约1100人。

除教学工作外,社区学院还与其他部门及相关企业合作,进一步扩大“永嘉药膳”品牌的影响力:团队研发的“永嘉楠溪黄精饼”亮相温州农博会药膳产品展;培训餐饮服务人员转型为药膳制作师,开设药膳餐馆;瓯窑小镇的“永嘉医派”主题馆、大若岩镇楠溪云岚未来社区的康养主题文创街区均设立药膳展示专窗专柜;县社科联官方平台转载药膳制作视频;制作数字翻页图书,并接入大若岩镇楠溪云岚未来社区的学习地图系统,方便居民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这些努力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切实回应市民对健康生活和终身学习的迫切需求。滕益清表示,社区学院将继续开发个性化教材,组织多样化的体验活动,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基础层次的学员需求,让永嘉的民间智慧跨越山岭、走进千家万户。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