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季 颖 通讯员 夏雯雯)9月3日,温州发布“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将从课程普及、师资培养、环境提升、场景应用、产教融合等多维度发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
温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计划的出台旨在为智慧教育布局提前做好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培养对象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学段师生,相关应用覆盖“教、学、管、评、研、服”等所有场景。
行动计划围绕高质量普及学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高水平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高标准迭代人工智能基础环境、高效能落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高起点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等五大任务,计划到2027年,培育市级及以上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区6个、试点学校50所;实现中小学初、中、高阶课程学校覆盖率分别达100%、60%、20%,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覆盖率达100%;培养80位领航校长、500位学科领航教师和10位人工智能领域“产业教授”。
在课程建设方面,温州将研制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分层推进初、中、高阶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开发地方课程案例库。同时,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力评价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成长。
教师能力是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核心支撑:针对学校管理者,温州启动“智治领航”计划,将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纳入教育管理者岗位培训必修内容;针对研训员,深化“AI+教研”“AI+师训”创新实践,引领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教研;针对学科教师,在培训中嵌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培训,重点培养一批能熟练开展人工智能深度应用研究的领航教师和骨干教师;针对人工智能教师,通过“学科培训+骨干轮训”,培养具备跨学科课程开发能力的人工智能教师队伍。
此外,温州还将迭代人工智能基础环境,政企家校社合力共建人工智能场馆,要求各地至少建设一个高标准“智慧AI体验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建设若干个分中心,每校至少打造一个人工智能学习空间。至2027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学校覆盖率不低于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