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嘉琦
这个夏天,浙江大地热浪翻涌,但比气温更加炽热的,是涌动在全省上下的一股体育“热浪”。从篮球场到游泳馆,从田径赛道到轮滑场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这场运动盛宴的主角,以拼搏的身姿写就属于这个时代的体育叙事。
眼下正在火热进行的“浙BA”(浙江城市篮球联赛),无疑是今夏最令人瞩目的风景线之一。“我的老师上了‘浙BA’!”赛场边、直播弹幕中,不少学生惊喜地发现,那些在球场上奔跑、拼抢的身影,正是平日里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赛场与课堂在这一刻交汇,教师们多了一重身份,“浙BA”也多了一批年轻的“铁杆粉丝”。
他们是教师,也是球员。在“浙BA”赛场上,讲台之外的他们展现出别样风采。浙江大学青年学者吴亦全,不仅是数字法学领域的才俊,更是球场上一次次闪电快攻的发起者;在舟山赛区预选赛中,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师徐震洋屡次突破对手防线,精准投篮引得全场喝彩;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吴振宇,作为杭州市钱塘区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如定海神针般帮助球队稳住战局……他们用行动诠释拼搏,也为学生上了一堂关于热爱与坚持的“大思政课”。
浙江教师的体育风采不止于篮球场。8月14日,在世界泳联游泳大师赛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教师沈雷在男子30~34岁组50米和100米仰泳项目中分别游出27秒48和59秒34,取得第七与第六名。“曾经18岁时想达到健将级的梦想,30多岁来完成。”他如此说道。年龄不是界限,坚持终见回响,他用实际表现证明体育精神永不褪色。
裁判席上同样闪耀着浙江教师的身影。8月17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国际级裁判员王美受邀执裁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地掷球项目,她以冷静的判断与公正的执裁,保障了赛事的专业与顺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裁判的专业素养。
与此同时,各项青少年体育赛事也在暑假期间密集举行。浙江学子以出色的表现交出亮眼答卷,为这个运动之夏写下青春的注脚。
在全国中学生游泳锦标赛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杭州高级中学的4名高中生上演惊心动魄的“逆袭之战”:前两棒稍显落后,第三棒陈禺竹在蝶泳段实现反超,最终锁定胜局。触壁那一刻,4个人不约而同向教练竖起大拇指,笑容灿烂如光。
宁波效实中学学生陈妤颉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中再度证明自己的实力,以11秒29的成绩追平自己保持的100米亚洲少年纪录,成为100米与200米“双料冠军”。她期待未来能和更多同龄人一起努力,为中国女子短跑注入新的活力。
还有更多少年正奔赴所爱、挑战自我:在2025年全国轮滑(自由式轮滑)锦标赛少年女子乙组速度过桩计时赛中,来自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追风少女”赖锘涵以4.390秒的成绩夺冠,并打破赛会纪录;义乌大成中学学生杨昕诚在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冠军赛的最高组别U17男子全能项目中一举折桂,同时斩获攀石赛和难度赛两个单项亚军;衢州市U12男子足球队代表省足协队在第二十六届“贝贝杯”全国青少年(12岁男子组)足球赛中团结协作、敢打敢拼,最终为浙江赢得冠军……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是少年对极限的挑战、对梦想的坚持,也是对体教融合最生动的回应。
体育不仅是竞赛,更是一种教育、一种精神、一种生活。这个夏天,之江大地因体育而沸腾,浙江师生在赛场内外共同书写热血与感动。他们用汗水诠释坚持,用拼搏定义青春,用热爱汇聚成永不止息的体育浪潮——这既是对“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践行,也是浙江持续推进体教融合实践的真实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