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7月4日 星期

浅论教育期刊的专业引领路径
——以《幼儿教育》为例

●教育期刊应发挥其媒介功能,帮助教师“抬头看路”,助力研究者“低头深耕”,从而逐步形成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

□浙江省教育宣传中心 黄莉萍

教育期刊作为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载体,肩负着推动学术进步与服务教育改革、实践创新的双重使命。在建设教育强国、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幼儿教育》杂志作为国内少数几家专注于服务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知名专业期刊之一,始终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探索研究领域跨界融合与传播方式数字化转型,努力践行其使命与担当。

一、重大主题策划“接天入地”

《幼儿教育》紧扣国家政策与学科前沿,同时扎根实践场景、回应一线真实问题,“接天入地”的重大主题策划打破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通过积极调研并及时回应读者需求,期刊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阅读体验。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22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的《热点聚焦》栏目刊发了“喜迎二十大,促进幼儿品格培养”专题。该专题汇聚了多方力量:有国家级课题“新时代幼儿品格教育体系研究”团队,有多年在一线研究红色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特级教师,还有开展幼儿价值观启蒙田野研究的园长。编辑团队在稿件刊发后的多次调研中发现,这组兼具前沿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稿件,很快成为许多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参考资料。一些县区相关部门、幼儿园将这组稿件作为申报省级、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理论依据,如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德润童心:县域推进背景下幼儿德育课程立体化建设研究”。

为积极回应广大幼儿园教师群体对立德树人启蒙教育持续的理论引领需求,《幼儿教育·教育科学》在后续近3年时间里,多栏目、长周期、螺旋式地追踪相关研究成果。在《视点》《课程与教育》《儿童发展》等栏目中,陆续刊发《学前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蒙的意义与路径》《幼儿品德启蒙中的具身理解:内涵、意义及其增进策略》《幼儿关爱品格及其培养建议》《幼儿专注品格:内涵、学习进阶与培育建议》《幼儿乐观教育的误区与修正》《敬畏感的内涵、培养价值与路径》等理论与实践文章。

积极探索科学启蒙教育是学前教育界对国家科技强国要求的主动回应。2023年4月和2024年4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两次在《热点聚焦》栏目刊发人工智能时代科学启蒙教育主题系列稿件。其中,既有香港教育大学杨伟鹏团队关于“智能化时代赋能幼儿园教师与儿童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的理论前沿研究,也有南京师范大学陶莹团队关于“3~6岁儿童与编程游戏和编程设备的互动研究”的一线实验研究。此外,期刊还在《儿童发展》《家庭与社区教育》《教师发展》等栏目持续发力,关注新时代、数字化背景下幼儿的关键能力发展,以及教师科学素养、家庭因素等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影响,刊发了《人工智能时代幼儿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与培养策略》《基于拟人化隐喻的多模态教学促进幼儿对天文学概念的理解》《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建议》《影响幼儿科学动机的家庭因素研究》等文章。

近年来,《幼儿教育》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践行学前教育法”“助力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等主题中,积极探索教育期刊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的担当路径。

二、内容跨界,渠道融合,共建教育新生态

学前教育研究与实践应在大力开展儿童学研究的前提下,加强多学科的跨界融合。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在《理论前沿》栏目刊发了中国儿童学研究系列理论文章,系统阐述了学前教育应开展多学科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在诸如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托育一体化、科学幼小衔接等重大主题策划中,期刊积极约请心理学、人工智能、人类发展分子生物学、儿童脑科学、儿童哲学领域的专家,将《聚焦幼儿园微观质量评估》《婴幼儿养育与照料的社会化研究》《对幼小衔接的有机主义解读——以儿童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例》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分享给读者。

除期刊内容的研究领域跨界融合外,期刊的融合发展更离不开传播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在渠道融合方面,《幼儿教育》构建了“纸刊+网站+社交媒体+数据平台+会议(活动)”的全媒体矩阵,实现了内容融合、社群化运营和平台整合的发展路径。

目前,《幼儿教育》期刊内容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等数字平台全文收录;同时,期刊深耕“幼儿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通过刊媒联动,实现了教育专业期刊公众号粉丝量近46万并持续增长的较好势头。

在内容上,期刊坚持深入研究读者需求,根据社会公众或业内的关注热点,推送重点文章和专业内容。例如,2021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后,《幼儿教育·教育科学》当年5月号《理论前沿》栏目刊发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召存等撰写的《以幼儿园小班为起点的长程幼小衔接:旨趣再认与可能策略》,在《热点聚焦》栏目刊发了教授周兢等人撰写的《幼小衔接阶段的早期儿童阅读教育》,为相关领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引。随后,包括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进的《幼小衔接中的启蒙反思》等文在内的“科学幼小衔接”系列学术论文,经“幼儿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后,每篇的阅读量在2万~3万人次,当年累计阅读量达30万,并被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数十个国内权威专业微信公众号转载。

“安吉游戏”是中国幼教改革的一面旗帜。《幼儿教育·教育教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7个专辑共30篇文章的“安吉游戏”专栏,重点围绕学前教育界关切的环境创设、游戏材料、一日生活、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生态等内容进行专业解读。这些文章采用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内容融合方式,经微信公众号逐一推送后,当年总阅读量近73万,多篇文章还被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

“会议+期刊”的联动模式让学术会议得以反哺期刊,形成闭环生态,推动教师与期刊编辑共同成长。近年来,幼儿教育编辑部不断创新形式,通过举办或协办各种研讨会、学术年会等形式,满足浙江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界相关研究者和一线工作者的交流与学习需求。例如,在安吉县举办的“聚焦课程实践,共研儿童发展”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同行参加,深入分享、交流了“安吉游戏”课程实践探索的经验与成果。又如,编辑部作为学术支持单位,连续4年与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共同举办学术年会,期刊编辑因此能够及时掌握行业最新的研究与实践动态,并借助会议平台积极开展选题策划、专家约稿等工作。

此外,幼儿教育编辑部还秉持“共同富裕,专业引导”的理念,先后前往衢州市柯城区、庆元县、淳安县、永嘉县等地,举办“城乡幼儿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活动,将高校专家、国家级优秀课题组成员、省特级教师等请到偏远农村幼儿园教师身边,进行面对面的专业交流。活动形式不断创新,线上直播与线下交流相结合,使受益面逐渐扩大到全省甚至全国。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