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入绘本阅读教学,力争发挥绘本与教材融合教学的最大化效益,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龙港市第八小学 吴芳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拓展,绘本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活动形式。
一、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困境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当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还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阅读材料匮乏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在阅读材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提供充足的语料输入来培养学生扎实的阅读能力,更无法支撑学生阅读习惯的持续养成与阅读体验的深化。
(二)阅读评价片面
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阅读评价往往流于形式。许多教师对“为何评价”“评价什么”“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等核心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忽视阅读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于对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的调研,笔者尝试构建了一种多样化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模式,旨在以绘本阅读助推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该模式主要包含三个阶段:首先,引入绘本,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统整;其次,融入主题,引发学生共鸣,让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最后,探讨绘本,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感受喜悦,达成情感上的交融。
笔者以人教版英语教材的单元课例为例,具体阐述在英语教学中融合绘本阅读的做法。
(一)聚焦主题,锤炼逻辑思维
教材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的主题意义,并有效整合课外阅读材料,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以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与绘本I am a Bunny的融合教学为例。教材单元主题与绘本I am a Bunny均属于“人与自然”的范畴,都围绕询问喜欢的季节及理由展开。教材以学生的口吻叙述四季的不同活动和景色;绘本则通过小兔子尼古拉斯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这些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阅读期待。
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绘本,然后分组完成设计好的任务卡,深入感知四季之美。通过课文与绘本的对照学习,学生掌握了更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更完整、更有条理地阐述自己喜欢某个季节的理由,逻辑思维得到锻炼。
(二)立足语言,建构批判思维
思维品质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水平。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其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与绘本Mid-Autumn Festival的融合教学为例。教材的部分场景是Oliver询问Chen Jie中秋节的时间,在对话中Chen Jie介绍了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其重点句型是询问中外传统节日的时间及相关的活动。绘本则讲述了一个小女孩Chi准备举办盛大派对的故事,文中提到了吃月饼、看舞狮等习俗。绘本中关于中秋节的习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形成对比,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易于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绘本还在拓展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与习俗相关的词汇,深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三)丰富语篇,追寻创新思维
教材的学习为绘本的拓展学习提供了基础支持,绘本则为教材的补充教学提供了进阶式的深化,尤其有助于在单元主题下构建学生的语言体系。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 3 My friends”时,教师可融入绘本My Friends。书中描绘了一个小女孩拥有许多朋友,她的朋友包括教师、书本、花朵、蚂蚁,甚至还有看似凶猛的鳄鱼。教师可引领学生体会朋友的含义不只是一起玩乐的人,更可以是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伙伴。优秀的英文绘本能够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