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郑远 通讯员 叶建红)近日,杭州市西湖区“同心圆”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联盟成立仪式暨西湖区社区学院第二届“善育节”启动活动举行。
“教育从来都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同频共振的大合唱。”西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培新表示。联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西湖区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为联盟主要成员,用机制整合各区块内的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区域主体和资源纽带的协同优势,确保育人体系紧密、高效、可持续运转,推动协同育人从理念走向实践。
联盟的成立改变了以往家校社协同育人资源零散分布、镇街各自为政的局面,构建起“1+11+N”协同育人体系,即以1个联盟平台——社区学院家庭教育资源中心为核心,11个镇街学校为区域支撑,N个村社亲子充电站为服务终端。通过这种区级统筹、镇街联动、村社落地的运行模式,形成了覆盖全域的三级联动网络,有效解决了家校社协同育人资源落地难题。
以吴家村“吾家小秧苗”亲子充电站为例,这是一个依托文化礼堂成立的亲子教育服务基地,打造了青少年健身公园、青少年讲堂等活动空间。亲子充电站定期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文艺会演、暑期夏令营、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并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理论学习。“以前参加一些活动要跑很远,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活动,还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老师送教上门。真好!”一名刚刚在亲子充电站参加完“非遗之约”活动的学生告诉记者。
目前,西湖区像这样规范化创建的亲子充电站已有29个,分布在11个镇街。截至2025年4月,亲子充电站线上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27万,总点击量超过50万人次。其中,“幼儿教育”“家长成长”等热门课程点击总量为10万余人次,幼儿专题类学习量累计突破2.3万人次。
此外,西湖区进一步完善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师资库和课程资源库。目前,师资库已集聚联盟专家导师、骨干教师、志愿者家长400余名,可送教上门的课程资源有150余门。接下来,西湖区还将依托联盟,把各村社亲子充电站作为服务终端,为居民提供常态化的“菜单式”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