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5月20日 星期

让教师“轻装”回归主业
永康全面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

□本报见习记者 刘桐青

日前,永康市高镇小学语文教师程文(化名)上完上午的最后一节课,趁着午休时间在办公室规划端午假期的出行安排。“现在假期不用值班了,时间都还给我们老师了。我想陪陪家人,好好放松一下。”程文一脸轻松地说道。

为减轻教师压力,减少非教育教学事务对教师教学的干扰,自2024年2月起,永康持续推进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专项整治工程,并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消一线教师周末与节假日值班便是其中之一。

据永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专项整治工作紧扣“还校园清净,让教师回归主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一核心思想开展,严格按照《2024年浙江省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规范进校园事项。

白名单规定只有思政教育类、法治教育类、卫生健康类、安全教育类和科技劳动类等5类共10项社会事务可以进校园,其余未在名单中的事项一律被禁止。对照白名单,市教育局全面梳理了89所学校的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事项。据统计,对负面清单进行专项整治后,共排查出非教育教学事务19项,其中,叫停12项,规范6项,整合1项,各类进校园事务压减75%以上,整治率达100%。

“以往学校开展科技劳动教育会组织各种主题活动,邀请家长、专家入校共同参与。而组织这类活动,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高镇小学党总支书记施金松说,“现在严格遵照白名单把控进校园活动,活动总量减少了,教师轻松了。”

学校还依据白名单整合了一批安全教育活动,把各类安全知识融合宣传,减少了教师组织活动的频次。如针对视频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禁毒防艾等主题安全教育,学校制定了“1530”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即每日放学前1分钟安全教育、每周五放学前5分钟安全教育,以及节假日放学前30分钟安全教育。

给一线教师减负,要在重入口端的同时,也要重出口端。为了给一线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减少非教育教学事务的干扰,让教师能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教学,永康制定出台了“三个严禁”。所谓“三个严禁”,是指严禁学校及负责人擅自承接任何影响师生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活动和任务;严禁学校及负责人在迎接检查评审、走访慰问等活动中,过度渲染氛围,随意调整课程,抽调师生担任宣讲员、礼仪员,组织表演文艺活动等;严禁学校及负责人组织师生外出为任何组织及个人提供礼仪、表演、站台等服务,确保师生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不被无端侵扰。

“严把‘查处问责’这一关,才能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为让好的政策落地落实,市教育局对查出的每一起组织师生外出站台事件,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顶格处理,并在全市校长会议上通报警示。

此外,市教育局还大力推行“指尖减负”,如取消了强制性使用线上平台打卡的要求,规范了应用程序的使用,不得强制或变相要求教师下载安装与教育教学事务无关的政务App等。同时,在减轻教师生活负担上下功夫,让教师能够“轻装”育人。比如,永康实施了安居安心工程,打造“一镇一宿”教师住宿周转房,缓解非永康籍教师住房压力。目前,安居安心工程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500余万元,惠及教师960余名。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