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方 晨)近日,温州举行首届K-12“小工程师”现场评审活动,这是该市首次针对学生技术与工程能力及素养组织评审。
此次“小工程师”评审项目分为两类,一是电子控制、智能制造类,二是结构设计、传统工艺类。具体作品选题则分别为“老人防盗空间的制作”和“桥梁设计与制作”,参赛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项,依据提供的情景和要求完成,并通过现场展示和讲解,向评委介绍项目的设计思路、创新点和实际效果。
据介绍,此次现场评审重点聚焦学生的跨学科融合能力。例如,在老人防盗空间的设计和制作中,学生需利用物理原理设计门窗防盗装置,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防盗设施坚固耐用,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智能报警功能。活动鼓励学生运用物理、数学、工艺操作等综合知识跨学科解决问题。当天,温州全市共有47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评审活动。
据了解,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与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教席试点区,温州致力于探索前沿的科技教育模式,新构建的温州“小工程师”培养体系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年级段,促进科技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家长和学生关注技术与工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