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孙 博)近日,“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助力学生成长”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举行。
近年来,浙江大力推动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和相关实践在各地各校落地,但就如何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特别是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和学习力等方面还有待探索深入。
研讨会现场,来自省内外的教育教学、心理健康、高考改革和生涯规划研究专家围绕“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难题与破局思路”“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实施模式”“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积极心理学结合的可行性和路径”等论题展开深度研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原院长葛为民认为,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应树立两个理念:一是适合的是最好的,盲目地“攀高”会造成很多心理问题;二是生涯规划和心理状态调适是动态的过程,需在自我认知与客观现实交互作用中实现。
会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何东涛分享了对浙江在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早、走得稳、成效显著的体会。浙江省教育宣传中心主任薛平介绍了杭州第四中学、绍兴市第一中学等学校的案例,提出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人的发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强调了完整的而不是局部的体验对学生准确认识自己和职业岗位适配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