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吴 卿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的核心职能。如何遵循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要求,围绕高校核心职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强大增量,是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将以当仁不让的使命意识,续写教育强国建设的“杭电文章”。
育人育才,写好“担当文章”
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首先要写好“担当文章”。一代代杭电人接续奋斗,参与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电子管厂,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支晶体管、第一部大型电子密码机,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与运载火箭的地面联合试验,开发了第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平台,牵头研发了全自动激光刻阻机……一直以来,党建统领贯穿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为国研发、立德树人的原动力,转化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思政育人工作的内驱力。
杭电的优势学科和全省产业布局联系密切,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批重点学科,为我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杭电将进一步践行“国之大者”理念,以无以复加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将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浙江所能、杭电所强融合起来,聚焦建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登峰学科,凝练做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竞争力的学科,持续做优计算机科学英才班和集成电路设计EDA英才班,联手“上飞院”合作开设大飞机班,继续发挥杭电在培养行业产业硬核人才上的优势,源源不断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高素质“杭电芯”人才,为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助力浙江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挺膺“杭电担当”。
科技报国,写好“创新文章”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策源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和推动力。杭电立足自身电子信息特色优势,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贯通,矢志不移做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创新文章。
“十几年磨一剑”,杭电教授骆建军针对芯片“卡脖子”关键技术,聚焦新型存储器件、存储控制技术、存算一体、高速接口技术等,突破国外封锁,做到了“把中国人的信息存放在中国人自己的硬盘里”。教授严义围绕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平台软件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攻克了图形程序编译、代码自动生成等底层软件问题,研制的组态平台(CASS)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工业控制软件的开发平台问题。学校EDA技术创新中心,在芯片核心技术“造不如买”的时期甘坐冷板凳,持续研发突破,为我国EDA研发保存火种,如今迎来了“研发报国”的春天。杭电在浙江省建立15个地方研究院,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创新力量,助地方产业升级,促地方人才引育,为浙江省“两个先行”建设贡献“杭电力量”。
产业为基,创新为要。接下来,杭电将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枢纽作用,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扩大在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圈的地位、影响力;建好与之江实验室、大华科技等科研产业盟友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共同体,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优等生”,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发展新模式,创造更多更强基础性、原创性科技成果,助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平台力量,助力安吉、仙居等地共同富裕事业,持续强有力发挥高校对地方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的创新助推效应。
扎根大地,写好“奋进文章”
教育科技人才之于国家民族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个重要落脚点在高校。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基础研究主阵地、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的作用。杭电要立足浙江大地,强化信息特色优势,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发挥新质战斗力,拿出一如既往、矢志不渝的“杭电作为”。
扎根广阔大地,书写“奋进文章”。杭电将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统筹上下功夫。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规模,为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发动机”构筑人才之基。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在提升电子信息对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度、贡献力上下功夫。胸怀“国之大者”,服务“省之要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依托中奥“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将东部的科研成果向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转化,坚决响应助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度融入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高水平大学的主体作用,联合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阿里云、大华科技、华为等,加快浙江省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全力打造“算力—数据—模型”新型教育科研机构。围绕人工智能核心要素,大力推进杭电新质生产力研究院发展,在“AI+”全链条上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以硬核科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提升杭电服务中心、大局、全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