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场以“兰田·印记”为主题的家长培训活动在杭州市三墩小学双桥校区举行。嘉宾们在大屏幕上一齐按下手印,象征着家校合作、共育未来的“兰里教育坊”3.0版正式启动。该校党总支书记阮洁表示,学校始终致力于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今后在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会更加注重三墩镇域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加强对隔代育儿等问题的深度研究和引导,形成校家社共育的三维合力,滋养家庭幸福感,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据介绍,自实施“兰里教育坊”项目以来,三墩小学积极推进家校合作,促使家长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并赋能孩子的成长。这几年,学校在市、区两级的运动会、体质健康抽测、中小学生艺术节、“火炬金奖”争章、美德少年评选、读书征文评比等活动中屡有斩获,名列西湖区前茅,真正助力了“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长听课忙
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三墩小学的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了61.4%,并存在逐年上升的态势。如何提升家长素养,转变他们唯学习、唯分数的观念,打造校家社“同心圆”,成了办学的当务之急。而学校的摸底调查也显示,家长缺少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机会,他们迫切想要这方面的培训。
2016年3月,三墩小学成立了“兰里教育坊”。三墩古时称“兰里”,以此来命名,学校寓意教育如养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株充满希望的兰草。而能否让每一个学生都如兰花那样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散发属于自己的芬芳,是学校的义务,更是家长的责任。只要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为一体,就能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让他们开出最美的花朵。
“以项目为依托,我们通过家长培训、活动指导、教育指导等,帮助家长厘清教育观念,掌握必要的育儿知识与技能。”项目负责人,三墩小学党总支委员、副校长郑影竹介绍,为此学校经过层层筛选,组建了一支由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领衔的培训队伍,形成11个专家团队,从各个方面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对家长进行专题讲座培训。
从内容上来看,讲座主要有健康人格类、身心健康类、综合智能类、亲子关系类、学习能力类、学习障碍类等,涉及处理亲子关系、处理家庭关系、搞好各项活动、指导亲子阅读、指导书写方法、指导生活中学数学、处理运动与学习的关系等。此外,还有助力亲子读书的阅读专场、亲近汉字的写字专场、拓展创想的思维专场等。
聆听了“智慧家长的聊天魔法”公益讲座后,一名家长直言要反思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家长很容易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孩子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一定很伤心。以后还是要耐心并且有技巧地去沟通,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家长的努力付出”。
随着3.0版本的推出,“兰里教育坊”项目实现了迭代升级。学校将聘请省、市家庭教育专家,以进一步健全师资队伍。同时,每学年将举办24场线下主题讲座,推出24堂线上主题微课和4场亲子活动。尤其是在线课堂,可以让那些工作忙碌的家长错时上课,从而拓宽学习途径,扩大受益面。
兰里乐翻天
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三墩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兰里研学营一起度过了愉快的节日。走进自然、趣味游戏、快乐耕种……丰富的亲子活动既让家长重温了美好的童年记忆,也帮助他们进一步夯实了良好的亲子关系。103班学生章云苏家长感言:“这是真正的寓教于学,一轮轮互动下来,孩子不仅喜欢上了对弈的快乐,还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分享给爷爷奶奶!”
除听课外,三墩小学还特别重视用各种活动来激发家长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建构积极的育人环境。平日里,教师会仔细观察,收集、整理家长的疑问与困惑,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借助沙龙、圆桌会议等,在一种相对放松、互动的氛围里,进行深入的交流及探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辩论赛,很多辩题往往会让家长分成针锋相对的两派。
像“要不要陪孩子做作业”的辩论赛关注度就极高。正方认为,家长有必要陪孩子做作业,因为陪伴的过程也是帮孩子建构自己作业管理能力的过程;而反方则认为,家长的很多陪伴其实就是监督,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破坏孩子的自觉性……大家各抒己见,通过激烈的辩论,慢慢达成了家庭教育的一些共识。
此外,三墩小学还创设了分角色体验活动,架起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深受家长欢迎。像“跟孩子一起玩一玩”活动,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陪孩子一起学一学”活动,也让很多家长第一次与孩子同处一室学习。细心的家长还在家长观察记录表上提出了建议,如眼保健操可以做得更到位一些,孩子不太爱举手,要多鼓励才行等。
实施“双减”政策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学校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课程来保证。三墩小学发掘家长资源,让家长在进课堂的同时,还走上讲台。因此,在举办科技节期间,身为教师的家长给学生上起了科学课,爱好旅游的家长则快乐地分享起旅途上的所见所闻,还有家长带着大家一起包粽子……截至目前,已有近150人次的家长成为学校的“编外教师”。
送教进社区
为激发广大家长的学习积极性,三墩小学设计了“最美家长”活动评比表,贴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册中,每周记录,让评比有凭有据。每个项目每月评比一次,做得好的得一星,一月内7个及以上项目都得星的获“兰里星”一枚。每月都获得“兰里星”的可获评“最美家长”。
截至目前,学校已评出优秀家长近3000人次,他们中有爱心型“最美家长”、智慧型“最美家长”、健康型“最美家长”、勤勉型“最美家长”、包容型“最美家长”等。被评为包容型“最美家长”的301班学生陈艳锋妈妈直言,现在对于如何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如何去发现孩子的优点,自己信心更足了。事实上,“兰里教育坊”项目自实施以来,学生对家长的满意率上升了,不满意率则大幅下降。
三墩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北部,全域面积约38平方公里,地域广,居民分散。很多家长愿意去学校听课,无奈路上耗费的时间太多。打造校家社“同心圆”,三墩小学不仅注重“提质”,更关心“扩面”。2020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实行送教上门,把家长课堂开进了各个社区和成人学校。换言之,家长可以足不出社区就能学习,解决了“上课难”的问题,也让家长学校越来越火。
走进社区后,教师们惊讶地发现,社区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像一些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等,他们不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而且对教育充满了热忱。于是,学校把德育网络组织延伸至社区,聘请他们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法治辅导员”等,并建立社区学生活动站。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来自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西湖大队三墩中队,他们每学期都会给学生开设法治教育、安全教育、防诈骗教育等专题讲座,深受大家的喜爱。
当然,他们也是社区家长课堂的主讲人之一。把课堂从学校迁至家门口,让街坊邻居来讲家长感兴趣的教育话题,自然吸引了一大批人关注教育、助力教育。有专家称赞说,“这是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合力的有效尝试,也是学校积极服务、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的典范”。“兰里教育坊”3.0版本也提出,要通过技术赋能、文化赋能、人才赋能的形式,进一步扩大这个项目在三墩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