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伶丽 钱璟暖
“跪下,也要去念书!”课堂上,透过学生们抑扬顿挫的朗诵声,少年马寅初在父亲面前坚持己见、矢志求学的形象跃然眼前。
“为什么要拿鞭子抽打他?”“面对爸爸的鞭子,他改变主意了吗?”“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在教师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大胆地给少年马寅初“贴标签”——有决心、意志坚定、宁打不屈、好学乐学。
其实,学生们对马寅初先生并不陌生,甚至人人都能说上几个马寅初的小故事。作为一所以马寅初先生名字命名的学校,嵊州市马寅初小学不仅毗邻马老故居,校园里也处处蕴藏着马寅初精神的印记。多年来,学校创设以马寅初精神为特色的新时代校园文化,并将其融入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全面提升师生的精神文化内涵。
希望学生能像马寅初一样明理、做人、做事、治学,在提炼马寅初精神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学校凝练出“爱国、至孝、刚正、厚道、求实、创新、刻苦、严谨”的校训。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马寅初精神文化论坛、开发校本课程,将马寅初文化写进课本、搬进课堂。
《马寅初爷爷的故事》就是基于学校特色校本研修项目而编印的校本研修教材。在编写该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们坚持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并重,通过参观马寅初纪念馆、马寅初故居,收集整理马寅初著作、手迹和生平事迹图片,与马寅初侄孙马大成座谈等,做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此外,学校还特邀专家讨论提炼适合师生学习的马寅初精神元素,继而编写了上下两册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马寅初爷爷的故事》。
此次课堂上选取的,除了少年马寅初《我要读书》的小故事外,还有《七十多岁的“小学生”》,借以引导学生了解学习马寅初“活到老、学到老”的优良品质。通过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录音材料,学生们发现:尽管已经精通英文、德文,粗通法文,但为了能看懂相关文章和材料,已届70高龄的马寅初又开始学习俄语。他在车里背俄文单词,晚上到家就开始写作业,经过4年多的坚持,终于学会了这第4门外语。
“对比少年和老年时期马寅初的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新感受?”
“我们要学习马寅初爷爷哪些精神品质?”
“古今中外,你还知道哪些勤学好学的名人?”
……
从马寅初向和马寅初一样的勤学名人延伸,学生们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映雪读书的孙康、凿壁偷光的匡衡、悬梁苦读的孙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这些名人先贤勤学苦学的故事无不激励着学生要更加发愤图强、勤勉好学。
紧接着,教师话锋一转抛出新的问题:“同学们,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勤学的好榜样呢?”“我们要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新一轮讨论又将这堂课推向了新的高潮……
除了像这样的校本课程,在马寅初小学,马寅初精神润物细无声般熏陶、感染着师生。学生们在韵石文化课上以石为纸,画马寅初人像、绘马寅初故事,在语文课上朗诵《寅初赞》,在音乐课上学唱现代越剧《马寅初》,在综合实践课上担任马寅初故居的小小讲解员……学校多门马寅初精神文化校本课程被评为嵊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韵石社团也先后被评为绍兴市特色社团和绍兴市“百佳”美育特色社团。
不仅如此,学校还将每年的9月定为马寅初文化教育活动月,开展“寅初少年”主题教育活动,过主题演讲、绘画、手抄报、征文、校园剧等,传承和发扬马寅初精神。2022年,在马寅初140周年诞辰之际,学校还与街道、社区、市关工委、马寅初中学等联合举办“走进浦口,亲近马老”百人艺术创作活动、“红领巾讲马寅初爷爷的故事”、先锋课堂展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作者分别系嵊州市马寅初小学校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