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3月22日 星期

加快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精准服务“三支队伍”建设
——访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

□本报记者 季 颖

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要聚焦培养人、探索育才新体系,聚焦吸引人、构筑聚才新优势。教育对外开放在助力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应如何为“三支队伍”建设赋能?怎样的教育对外开放符合现阶段人才培养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

记者:教育对外开放在“三支队伍”建设中发挥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相关负责人: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广泛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进文化交流、助推科研合作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系统推进“三支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用开放的视野谋篇布局,深入思考如何主动对接国家和浙江发展战略,统筹规划“三支队伍”建设,聚力创新发展;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开放的路径全力推进,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出国留学、来华留学、境外办学、联合科研攻关等重点渠道,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精准服务“三支队伍”建设。

记者:如何找准切入口,为我省“三支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负责人:在“三支队伍”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教育对外开放这一重要抓手。一是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引入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资源,提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深入推进“双元制”改革,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留学生来浙就学,提升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鼓励优秀留学生在浙江就业创业。三是选送优秀骨干教师、管理人员出国留学、访学、研修培训,提升教师和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四是深度搭建与国外高水平院校科研合作平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学科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五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丝路学院’”建设,精准对接“走出去”企业需求,帮助培养高素质本土化技能型人才。

记者:近年来,我省教育对外开放在助力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当前,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点问题?应如何做好“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篇文章,进一步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更好地为“三支队伍”建设服务?

相关负责人:近年来,我省以打造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地为目标,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不断优化,成效正持续显现。一是高质量打造“走出去”品牌,为我省“走出去”企业服务。自2016年起,浙江启动“一带一路‘丝路学院’”建设,重点鼓励高校与“走出去”企业携手,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境外合作办学机构。目前,浙江已有30所高校在33个国家设立了39所“丝路学院”,为40余家“走出去”浙企培育近4000名本土化人才。二是高水平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获批全国唯一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引入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填补我省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学院填补了我省民航类专门院校的空白;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举办了2所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500余名留学生,引进了来自15个国家的近百名外籍师资。目前,全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已多达26所,数量居全国第2位。

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教育合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对教育对外开放带来严峻挑战。要主动破题,完善策略,拓宽渠道,统筹高水平“走出去”和“引进来”,努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地建设,不断增强我省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在“走出去”方面,精准服务我省“走出去”企业,重点建好“一带一路‘丝路学院’”,帮助培养高素质本土化技能型人才。在“引进来”方面,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理念、高层次人才等核心要素,提升我省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全面服务“三支队伍”建设。

记者:接下来,应如何发挥教育对外开放优势引进和利用国际一流水准、浙江迫切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负责人:一是深入推进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鼓励举办填补空白、解决“卡脖子”技术、引领未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二是持续推进“国际名校引育工程”。推动北航继续引进1~2所国外高水平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初步形成中法高教园。推进浙江大学新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提升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水平。积极推进横店英国创意艺术大学等拟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筹进程。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