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作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的到来给德清县上柏小学的“仙草”灵芝带来了盎然的生机:灵芝屋里,小小的灵芝冒了头;灵芝园里,一盆盆造型优美的灵芝盆栽蓬勃生长……自去年开设灵芝种植劳动项目以来,灵芝已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不仅让学生充分体验劳动实践的乐趣,也使学校生态环境更加美观。
灵芝被誉为“仙草”。去年4月,上柏小学借助周边兴农食用菌场种植灵芝的便利,确立了灵芝种植的生态劳动项目。为此,学校与食用菌场合作建立了校外生态劳动实践基地,同时聘请了食用菌场负责人张毅超作为校外辅导员。
灵芝是一种昂贵的中草药,它有哪些功效?怎么种植灵芝?学生们带着疑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探究灵芝的相关知识。他们不仅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查阅相关资料,还走进菌场,观察灵芝菌种的发芽过程。母种如何选择、如何移种、菌丝怎样生长、环境如何养护、如何预防虫害……张毅超为学生们详细地讲解了灵芝种植的相关知识,这更是引起了学生们对动手种植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们能更便利地展开实践操作,张毅超来到学校,带领师生挑选了杂草难以生长的阴凉区域,将其开辟为校内灵芝种植场。挥舞锄头挖坑,埋下灵芝菌包,把空隙部分用泥土填满……学生们积攒的理论知识终于有了实践的机会。
种下灵芝后,灵芝的生长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让灵芝健康长大并且产出孢子粉,成为学生们探究的重点。他们在劳动实践中探索出保温保湿促生长、及时除虫助成长的各种方法。
金秋十月,经过时间的催化,灵芝吐出了厚重而充盈的孢子粉——灵芝成熟了。学生们强烈要求收获灵芝。为了加工成熟的灵芝,学校购置了专业设备,建起灵芝工坊。张毅超再一次来到校园,为学生们演示收集灵芝表面的孢子粉——摘下灵芝,用刷子轻轻扫下表面的孢子粉并收集起来,动作轻盈而熟练。学生们如法炮制,一手拿盆,一手拿刷子,小心翼翼地刷取孢子粉,生怕弄掉一丝一毫。
成熟的孢子粉呈咖啡色,粉质细腻。在灵芝工坊,张毅超指导学生用机器将其压片,一摇一压,粉末就成了颗粒状,可以冲泡食用。灵芝伞盖则用切片机切片,灵芝片用来煮茶、炖肉再好不过,是滋补的佳品。
灵芝的伞盖如祥云朵朵,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还将成形的灵芝做成盆栽,装点校园。“灵芝在传统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我在设计灵芝盆栽时加入了同样象征长寿的松柏。”学生盛翊雯对自己的作品很是满意。
又是一年春来到,望着生机盎然的灵芝,校长许立芬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灵芝培育、灵芝种植、灵芝采集、灵芝工艺装饰等课程,不断探索“学校+基地”的生态劳动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