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月23日 星期
绍兴市第一中学:
生涯教育为学生成长提供引擎


□本报通讯员 王丽红

“中文系就是我喜欢的样子,很感谢高中母校为我提供的生涯教育,让我找到了真正的热爱。”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祝一丹说。

祝一丹高中就读于绍兴市第一中学。刚入学时,她对未来的期望是读市场营销专业。高中3年,在学校生涯教育的浸润下,她对自我有了更多的认识,重新锚定了理想中的大学和专业。

近年来,绍兴一中在“大德育”和数字化的有力支撑下,打造了生涯规划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的“三位一体”生涯教育模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提供了引擎。

初心:破解“如何从育分到育人”

近日,刚刚被西安交通大学评为本科生“优秀学生标兵”的徐望瀚,在母校绍兴一中的高中生发展指导网络平台上向学弟学妹们喊话:“做好生涯规划很重要!”

徐望瀚分享说,他在读高中时没有认真进行生涯探索,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刷题”上。到了大学,他才领悟到思考和探索未来人生方向的重要性,正是生涯规划让他有了明确的目标,并推动他朝着目标不断前行。

正如徐望瀚所反思的,“唯分数论”和“唯升学论”有着强大的惯性,很多学生为了考取更高的分数,会在课余时间选择大量“刷题”,而忽视生涯探索、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内容。

绍兴一中以“求真视野下走向‘博雅’的生本教育”为核心办学理念,这和新高考改革所倡导的以生为本、多元发展是高度一致的。

在具体实践中,生涯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促使学生增强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等,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实现理想。“因此,我们想到用‘增强版’生涯教育来尝试破解难题。”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琛说。

2021年,学校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整合了校团委、德育处、教学处、生涯教研组、心理辅导站等多方资源,把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理想指导、学业指导、生涯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等五方面服务。

创新:“大德育”视野下的“三位一体”

本学期,学校实施了“青春逐梦,科技报国”主题教育,龙乐豪、叶军、谭述森等多名科学家进校作了科普讲座,为学生介绍不同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最近发展动态,同时也分享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这给学生的生涯探索提供了生动的参考案例,也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一名科技工作者最美的样子,就是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应时代之需、解国家之急。

2022级学生沈凯在听完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的讲座后,对北斗科技应用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制作“北斗时空+人工智能”科技作品,参加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协助下,沈凯加入了学校与北京大学、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共建的“北斗科技班”,明确了自身发展方向和升学目标。

在学校党委副书记孙洪亮看来,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本质上都是为了让学生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自身的动力和抗逆能力,而不是上了大学再得‘空心病’”。

在“大德育”视野下,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有机整合,让这三项教育都有了更充足的资源支持,也有了更生动、更适宜的教育内容。

除了有“博雅大讲堂”助力学生寻找梦想、克服学习动力缺失等问题,校团委还牵头邀请来自各行业的精英家长开展“爸妈课堂”系列讲座,邀请大学在读或毕业的学长返校开展“饮水思源”系列宣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大学和专业。此外,学校会定期组织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企事业单位观摩职业现场、访谈职业人物、进行现场实操体验等。

“原来‘生化’是‘天坑’专业的说法不可信!”在上市企业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职业体验中,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通过参观企业、体验岗位、对话工程师,对医药化工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消除了误解。

升级:数字化手段提供精准画像

高二学生王张弛在本学期初通过学校的高中生发展指导网络平台,得到了一份自己的数字画像和升学建议。数字画像告诉他,他的性格测试结果为INTJ(探究者型),突出表现为独立自主和冷静深思;他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结果显示,他具有突出的I型(研究型)职业兴趣,适合从事科研类相关工作。数字画像也综合分析了他平时的学业成绩,并描绘了他自高一以来的生涯探索足迹,突出了“爱好生物”这个兴趣关键词。

综合以上数据,平台建议其将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作为目标大学,将生命科学相关专业作为目标专业,并根据其生物竞赛经历,建议其强化升学背景塑造。在这份数字化方案的指导下,王张弛明确了方向,认真地付诸行动。

这个能为学生提供数字画像的网络平台,是学校联合第三方机构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打造的,于2023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平台分学生端、家长端和教师端,学生端有海量的生涯学习资源,包括生涯校本课程、生涯主题活动、生涯个体辅导微课和课件等资源,也包括介绍相关大学与专业的讲座、学长的经验分享、各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介绍等资源。平台里还有专业信息库、大学信息库、职业信息库以及模拟志愿填报系统,学生可以进行专业、大学、职业以及选科等信息查询,了解往年各高校录取数据和报考指南。

同时,这个平台也是学生开展生涯探索的指导者和记录者。比如,学生可以借助平台上的“行动卡”小程序,确定一个目标,并把目标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再进行行动过程管理和时间管理。

这些综合多方数据产生的精准化数字画像,促使学生认识自我特质,也为学校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了分类依据。“让学生随手可得多元发展的指导和服务,促进生涯教育走向扎实有效。”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王佩金介绍,学校正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解锁、扩充平台的相关服务内容。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