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应 越 张若娴)“礼宾无小事,礼宾志愿者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灵活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并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时刻牢记每一位‘小青荷’都是鲜活的‘中国名片’。”日前,浙江理工大学新近成立的“青荷”宣讲团在校内举行了宣讲。
现场,有9名成员作了相关专业领域的宣讲,听众们不时报以掌声。“是宣讲更是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实战经验,在之后的志愿服务中会做到更好。”在现场聆听的志愿者支夏蕾表示。
“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埋头服务,在传播志愿服务精神方面做得有限。组建宣讲团就是要充分挖掘搜集素材,讲好浙理工‘小青荷’服务盛会的生动故事,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给更多人。”浙理工“青荷”宣讲团团长赵宏岩介绍,目前宣讲团共有16名成员,都是赛会的骨干志愿者。宣讲团围绕业务培训、志愿故事、亚运文化等宣讲主题,设置了“新亚运·杭州韵”“奋斗的‘小青荷’”“立足重要窗口,讲好亚运故事”等宣讲篇章。目前已经针对场馆观众服务、媒体运行、礼宾接待等多个业务领域开展了10余场宣讲。
“在亚运会开幕式第一次、第二次彩排演练的志愿者工作总结复盘会上,我了解到部分志愿者对场馆座位的分区排布、医疗点、信息亭的点位还不太熟悉,在观众进退场的时候还不太习惯和观众打招呼或说再见……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会仔细梳理一遍,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写入我的讲稿中,增强宣讲的及时性和实用性。”宣讲团成员陈瑜婧说。
每一场宣讲都是宝贵的思政素材。浙理工团委书记祝莺莺表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结束后,学校还将挖掘服务保障亚运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引导全校师生共同上好亚运“大思政课”。宣讲团也将走到师生身边,以宣讲、短视频、故事会等多种形式再现服务亚运的感人场景,分享心得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