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9月15日 星期

常山:“制度支架”助力教师素养提档升级


□本报记者 朱郑远 通讯员 张志夏 杨海军

“如果说‘爱学生、爱课堂、爱钻研’是我的成长路径,那么‘好平台、好环境、好团队’就是我发展的保障。”常山县紫港中学教师韩培正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不久前,年轻的他获评2023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坛新秀称号。

韩培正的快速成长在常山并非个例,而是区域青年教师队伍中的普遍现象。常山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岳飞表示,近年来常山县在人事制度改革、梯队培养机制等方面推陈出新,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得以长足提升。

放权,释放教师成长主动性

2019年,在小学教学领域颇有建树的吴水良调任至紫港中学任校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两年时间,紫港中学就因为出色的办学业绩获得了常山县教育局颁发的特别贡献奖。今年,吴水良还成功当选衢州市“南孔精英”教育领军人才(名校长)。

不管怎么轮岗,无论到哪所学校任职,常山的校长们都有信心把学校办好。这份信心和底气从哪里来?这背后是常山县教育局下放学校办学自主权而推出的“一校一方案”举措。

常山县教育局副局长王文卿说,“一校一方案”就是学校的副校长提名权、对教职工的人事聘任权、绩效工资改革等事关教师所有工作和生活的重大决策,都由学校自主制订方案并自主实施。“一校一方案”在充分给予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将每一位教师的主动性都释放了出来。

在去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中,衢州数字工业学校学生代表浙江省参赛并获得三等奖,这是学校首次获得国家级荣誉。带队指导教师吴志成告诉记者,凭借这一项成绩,根据学校的校本评定方案,在绩效考核及晋升职称时,学校就会认定他的“专业技能”是最高等级。

常山县天马第一中心小学原校长、衢州数字工业学校党总支书记季志辉告诉记者,自从县里下放了教师职称评审权后,他带领教师团队自主修订了职称评审方案,破解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的难题,着重淡化学历资历,突出师风师德、专业技能和个人能力的导向。“现在不用学校动员,报名参加教学比赛的教师逐年增长。”他说,近年来学校获评高级职称的人数超过20人,相较于以往有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学校新设立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在教师中获得了高满意度,现在教师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高了。

轮岗,盘活优质师资队伍

据介绍,目前常山已启用3名经验丰富的小学校长到初高中学校任职,5名高中段优秀干部到初中担任校长或副校长。如何确保这些校长具备不同岗位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常山给出的答案是——“学校—机关—学校”轮岗交流培训。

经过遴选与考核,脱颖而出的小学校长会先在县教育局的行政管理岗位进行历练。“上岗前,我在教育科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着重培养高中学段的从严治党、现代治理、团队建设、课程改革、资源整合等关键能力,还有相应的任务清单。”吴水良坦言,这为他的高中之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常山还在全县范围大力推进副校级干部综合考评,每年由专家、教师、纪检监察部门组成评审团进行考评。“作为一名有20多年教龄的‘老兵’,我真切地感受到相关行政部门打破论资排辈,树立师德为先、业绩为重导向的坚定作为。现在每位教师的干劲更足了。”天马一小原副校长郑利军告诉记者,因为连续两年综合考评成绩名列前茅,今年暑假他被提拔至常山县龙绕中心小学担任校长。

据了解,自开展副校级干部综合考评以来,已有16名表现突出的干部被提拔任用或转任重要岗位,17名排名末尾的干部被提醒或转岗,真正做到以工作实绩论英雄。

架梯,给每位教师提供成长赛道

常山县五里中心小学科学教师蒋林泉尤爱课题研究。学校因势利导,搭建平台帮助他充分发挥科研特长,凝练出市级精品课程“小小葫芦”、县优质课“声音的变化”等。蒋林泉顺利成长为县教坛新秀、县“定阳师韵1521”名师培养对象。

“我们怎样对待教师,决定了教师怎样对待学生。”这是李岳飞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常山县教育局始终坚持“教师第一”的理念,把发展教师、成就教师作为头等大事。常山县非常重视畅通教师的专业晋升通道。3月,该县启动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通过学校推荐、组织考核等环节,选拔了第一批237名培养对象。他们来自全县各基层学校,涵盖优秀骨干教师、校长、班主任、教坛新秀等各个层面。

人选出来了,如何培养是关键。常山县教育局制订培养计划,坚持以“请进来”为主、“走出去”为辅的培训思路,加强对培养对象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除了派专人负责培训工作,常山县教育局还委托省师训中心针对教师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两大板块进行培训提升。

培养对象、常山县育才小学教师陈正说:“除了常规师训,县里组织我们与杭州市上城区、富阳区的专家结对,针对各自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补强。”

“从教坛新秀到特级教师全梯队的培养模式,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清晰了解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及目标,一人一跑道的局面已然形成。”王文卿介绍,下一步该县还将建立培养对象数字档案,对教师培训情况进行实时更新,教师和相关负责人可以随时查询和调取档案,同时县教育局会对每年的任务清单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