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9月1日 星期

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手作皮具育匠心


□本报通讯员 林 桦

近日,在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学生们拿着一块块皮料,进行镂空花印、打斩缝制、染料擦色……他们的熟练操作吸引了当天在该校参加2023浙派教育百家论坛分论坛的教育专家们。

这是该校手作皮具课程的一次集中展示。该课程从2013年开始酝酿、2015年正式开班,如今已成为学校最具特色的课程之一。

走进手作皮具课的教室——素人工房,里面的工具、设备一应俱全,学生制作的各式卡包、皮拼画、小挂件等整齐地陈列着,充满了艺术气息。负责教师苏水介绍,手作皮具课程集皮革基础知识、制作基本技能、创意拓展活动为一体。由于制作过程需要用到刀模、锤子、针线等工具,目前该课程主要面向四至六年级学生开展。

制作一件皮具需要经过下料、打斩、黏合、缝线、打磨等多道工序。这么多年来,成功加入皮具社的学生几乎没有主动退出的,再顽皮的孩子进入素人工房,看到各色各样的工具、材料,都能沉得下心来完成作品。

四年级学生柳立轩学习手作皮具已经半年了。“看到那些精致的皮制小物件,真不敢相信是出自我儿子之手。”在爸爸眼中,过去的柳立轩“比较皮,静不下来,做事毛毛躁躁”,而现在的他为了完成一件作品,“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美观实用的卡包、擦色压花的手环、富有寓意的小“吉”象……学生们一锤一斩,一针一线,慢工出细活。因为是手作,不可能像机器制品那样完美;也因为是手作,每一件作品上都有温度。学生们会把作品相互赠送,成为童年宝贵的回忆;也会把作品送给师长、家人,表达最真诚的祝福。

学校还在今年的暑托班上开设了手作皮具课。有意思的是,在一群小学生中还有几个初中生,他们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过去都是皮具社成员。苏水说:“3年来,看着这些孩子慢慢成长,从完全不懂皮革工艺,到基本了解各类皮革的材质、掌握各种技艺,他们变得越来越沉稳。不管他们今后会去哪里学习,这份匠心都会伴随他们成长。”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