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7月7日 星期

人应该成为技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怎么看数字技术赋能教学?(续)
本话题可持续探讨——

Yangqian

数字技术能否实现将学习项目向游戏化转变,通过大数据能否实现多样化评价和学习体系升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些学校教师也在这么做,在数字化教学的平台上加入更多互动控件,让教学变得更有意思。以您自己教授的学科为例,学习要向游戏化转变,可以怎么做呢?

俞铁钢

首先,要给予较好的赋能效果,教师的技术培训应走在前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教师拥有过硬的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将新技术应用于实践,唤醒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化被动为主动,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其次,教师不仅要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更要通过记录各个教学环节,发现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地反馈于教学,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yhglll

数字赋能让成长可视化。在课堂内外实施全方位的云评价记录和积累,将评价量化成游戏中的经验值,哪怕是失败的经历也能转换成经验值。如此,学生就能在学习的游戏中“打怪升级”。

杨铁金

数字化让人想起过去提倡的无纸化,追求无纸化办公的结果,很多时候让纸的消耗反而增加。数字化赋能教育,由于数据采集与处理越来越方便,冗余而繁杂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单从各种与教育有关或无关的App看,人越来越成为数字的奴隶而不是主人。数字化生存应该基于真实的应用,而不是目前这种为流量、图热闹的方式。

陈升阳

比如预学情况统计、课堂上的学情反馈、教学资源直观呈现……数字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进精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

数字技术赋能教学是时代的发展,但就现状而言,只有一部分教师在学习这些技术,需要惠及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这才是重点。

徐如松

数字技术赋能教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在课堂上提取展示非常方便,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二是数据处理的快捷性,既能加快师生互动,又能以评促教。

葛永锋

我们学校试用“云教学”已好几年了,实验班上课时用平板推送课堂作业,实时上交答案,正确率、错误率能实时统计,实现双向和多向的交流互动,精准教学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当然这需要师生有一定的技术素养来支撑。

数字技术赋能教学,这是趋势。比如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已不再是“为知识而教”“为能力而教”,更应是“为思维而教”。如何用数字技术为“有思维的地理课堂”赋能,这是一个有创造性的挑战。

借助技术赋能,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课前创设一个现实情境,课堂上师生共同挖掘情境中蕴含的问题,引导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并尝试用思维导图展示,引导学生沿着路径推理认证,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整合完成结论陈述,实现有逻辑地表达。

小监视器

数字技术赋能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很多教师运用了太多的数字技术,有的甚至一堂课没有留下板书。

我觉得课堂中的数字赋能和传统教法应该平分秋色,一些纯理论或者音视频信息的引用,数字赋能更显得方便直观;而一些理科运算步骤、文科重点词句,用传统的粉笔板书和教鞭敲黑板,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