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7月7日 星期

“三阶式”课堂练习模式的实施探究


●“三阶式”课堂练习模式能帮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数学。

□长兴县龙山中学 许广泉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化思想方法、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载体。笔者介绍的“三阶式”课堂练习让教师的“教”始终围绕学生的“学”展开,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三阶式”课堂练习的两个维度

(一)“三阶式”练习单设计

笔者设计的“三阶式”课堂练习分为3个层次。每次的课堂练习共6道题目:3道基础题、2道变式题、1道拓展题。选题时以书本作业题为主,结合班级学情进行变式,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

基础题的设计必须与当堂课的知识点相切合,让学生通过模仿进行答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要求一般学生都能达标。变式题是把例题稍作变化,加入一些既定的数学思想,比如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加深理解,要求中等学生能达标。拓展题则是结合例题,将已学知识和新知识点综合起来的练习题,设计目的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升,由于要求较高,学生可选做。

这样的模式,在难度和题量上进行了合理安排,使全体学生都能巩固课堂知识点并有所发展,也能有效避免教师将课堂练习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任务。

(二)“三阶式”解析模式

“三阶式”还指在练习解析模式上的三个不同主题:自主练习、合作互助、教师点拨。笔者将12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分为6分钟的学生自主练、4分钟的合作交流与点评,以及最后2分钟的教师小结与点拨。

课堂练习面向全体,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后,强调小组合作,在交流时间中每名组员可以说出自己的解法,也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纠正其他组员的错误。因此,“三阶式”课堂练习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互助交流,也为学困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二、“三阶式”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求

(一)练习设计针对化

课堂练习要突出重点,要少而精,确保一步到位。有效的课堂练习,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练习的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因此,必须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进行练习,力争练一题会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较少的练习使学生全面掌握课堂知识点。

(二)练习设计趣味化

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练习应避免单调、重复、古板的形式。因此,应增加类型新颖、内容富有创意且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趣味练习题,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练习设计层次化

数学逻辑性强,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重层层递进,使练习具备层次性,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得到启发,从中体会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课堂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题可做、学有所得。

三、“三阶式”课堂练习引发的思考

本文研究的初衷是探讨“学为中心”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练习组织形态,从数学教育的本质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出发来调整教学。既要考虑如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要思考如何有效发挥教师启发、引领的作用;既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要给学生产生思维碰撞提供机会。

“三阶式”练习没有否定教材上的练习,而是在了解班级学情的基础上,整合课本、作业本,并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问题背景重新编排练习。而把作业题改编后放入“三阶式”练习,能够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改编后的练习题型更全面,更具有层次性、趣味性,既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