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5月9日 星期

绿水青山下的劳动味儿
安吉县报福小学打造生态劳动特色课程群
学生们正在煮笋条。

□本报记者 朱诗琪 实习记者 骆琦尔

前不久,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下的安吉县报福小学举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劳动大闯关”活动。认种子、种植果蔬、剥笋壳……不同年级的学生正按照分项评价闯关卡上的要求,上着相对应的劳动课程,完成相对应的劳动任务。每完成一项任务,即可获得一枚“福娃”章,获得“福娃”章最多最快的一批学生能获得一份丰厚且实用的奖品——一块五花肉、一块牛肉和一些绿色蔬菜。

作为安吉本地人,602班学生丁敏君对“食之变——我是‘小小传承师’”这一课程中涉及的食材——笋,再熟悉不过了,所以课程中“认识不同种类的笋”“用不同的方法剥笋”这两项任务她早已掌握。但“会用特色工具藏笋”这一项劳动任务却是她第一次尝试,尤其是任务中“将晒好的笋干用粽叶包裹好再放进竹子做成的竹筐中”这一过程,于她而言格外新鲜。

在参与这项劳动任务之前,丁敏君接触的笋干都是用塑料袋包装的。“老师告诉我们,用竹筐代替塑料袋,可以让笋干保存得更久一些,也更环保。”将笋干包进粽叶后,她对着日光反复检查,“包笋干要特别细致,要看看有没有漏光,如果有漏光就要重新包过”。

不远处,丁敏君的同班同学王宇俊正蹲在土灶台前,认真地将竹炭一一送进火膛。灶台上的铁锅里放着笋条,加入适量的盐,等锅里的水煮干后,会有另一批学生将笋条夹出放在竹箩上,然后等笋条晒干变成笋干后再放进竹筐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生态劳动的意义,学校要求学生将剥完的笋壳统一收集好,放入竹制的花盆中,作为劳动课上的种植肥料。从“认笋”“煮笋”再到“晒笋”“藏笋”“回收笋壳”,在这节生态劳动课中,学生们不仅经历了笋干制作、包装的完整过程,而且知晓了笋壳等劳动残余物可被循环使用的道理。

像“回收笋壳”这样包含着生态理念的特色活动还有很多:以竹代塑,制作可循环使用的竹笔,参与垃圾分类游戏……它们出现在报福小学的每一节劳动课中。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的安吉县生态资源丰富,而报福小学又位于被誉为“长寿之乡”的报福镇,全镇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经济。依托独特的生态地域优势,报福小学早在2018年就尝试开发生态劳动特色课程,今年更是将原先众多课程进行整合,归纳升级成拥有生态食育、生态山水、生态人文三个不同层级的“新乡里·生态劳动特色课程群”。

在报福小学劳技教研组组长郑亚琴看来,生态劳动课程是普通劳动课程的再升级。原先的劳动课主要考虑学生劳动技能的习得和劳动过程的体验,很少关注劳动产生的残余垃圾和可能引起的生态问题。而生态劳动课程意在培育具有生态劳动意识与能力的新时代“生态人”,通过不断转变学生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习得节约资源、循环使用、保护环境等理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代际传递。“比如安吉县有很多竹子,我们就提倡‘以竹代塑’,教学生用竹子编竹篮、做竹筐,并用这些竹制品代替塑料袋,环保又实用。”郑亚琴说。

为了更好地打造生态劳动教育课程,学校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如邀请当地的竹编非遗传承人雷根水教学生编织竹篮、竹筐的技艺。教师也会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在校外参与生态服务性劳动,如参观报福老街后设计一条生态旅游路线,将自己制作的笋干、竹制品售卖给游客,并向游客宣传当地的绿色文化……

校长袁恩忠表示,生态劳动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习惯。他希望,借助劳动课程群,用生态的理念和方式开展劳动教育,让所有走进报福小学的孩子都成为具有“雅儿童”“新儿童”“真儿童”特质的新时代乡村小公民。

我们的劳动课“秘籍”

Q:记者

Z:报福小学劳技教研组组长 郑亚琴

Y:报福小学校长 袁恩忠

Q:如何将分散的劳动任务整合归纳为一个主题鲜明的劳动教育课程群?

Z:首先,要结合学校特色、地域优势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群的顶层设计。如我校就是围绕食育开展生态劳动教育,凸显安吉生态特色。其次,要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符合顶层设计的生态劳动教育基地。在校内,建立“食育博物馆”;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食育种植基地”,专门种植有机蔬菜,收获后在校内食育馆烹饪。最后,要将劳动教材中“生产劳动任务群”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到劳动教育课程群中,并以课程为切入口进行多学科融合。

Q:在开展生态劳动课程时,学校是怎样结合当地优势,让劳动课程更加切合“生态劳动教育”这一主题?

Y:学校紧紧抓住报福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以食育、山水、人文为主题,开发“新乡里·生态劳动特色课程群”,分项分年段开展系列化的主题劳动周和劳动月活动,用生态的理念和方式开展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等“三类”劳动教育。比如:“新乡里·食育”课程,结合报福地域文化、时令食材和民间习俗,以食育节、年货街、以竹代塑等项目为抓手,设计符合学生自身需求的生态劳动任务清单,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