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3月3日 星期

选好新赛道 跑出加速度
——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金 澜 邵焕荣 汪 恒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28日,全省高校和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齐聚杭州,从抢抓新机遇、找准新坐标、选好新赛道、实现新跨越等四方面,统筹协调、共同谋划,种下浙江教育的希望种子。

机遇,是改革发展的重要“风口”、重大利好。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教强省战略,到“一号开放工程”、“鲲鹏行动”计划……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宏芳在一个半小时的讲话中不断提及国家和省级层面对教育事业释放的发展红利。参会代表精神振奋,心中有了更深远的谋划。

聚焦点,谋未来

报告提出,聚焦打造高水平大学群、高水平学科建设体系,以超常规力度实现超常规发展。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发展。

“不同类别的高校都有了奔头,未来大有可为。”浙江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军表示,学校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强省战略,紧密结合浙江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重点发展“海洋+互联网”“海洋+生命健康”“海洋+新材料”等相关学科,构建了“一核三群”学科布局体系,以海洋科学为核心建立了“涉海生命科学学科群”“涉海工程科学学科群”“涉海人文社科学科群”,打通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与杨灿军一样,不少高校代表都对报告中提到的“双一流196工程”行动和“双百行动”颇具期待,希望借此东风,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恢复、重启成为关键词,浙江教育要走到世界坐标中去学习比较,从“跟跑”走向“并跑”乃至实现“领跑”。怎么走?走到哪里去?报告中的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为广大干部师生指明了方向。宁波诺丁汉大学是我省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学校党委书记应雄说,将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大学在育才、引才、用才、聚才等各方面的办学特色,发挥“扎根浙江、桥接中英、连通世界”的作用,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建设。

推动教育督导真正“长牙齿”、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教育数字新基建工程……面向2023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省教育厅推出了十项行动,鼓励各地各校百舸争流。看到教育评价改革行动和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才盛眼前一亮,“我们将优化和创新教育督导评价方式,完善‘宁波市智慧督导’平台建设,实现全市督政、督学、评估监测等一网通办,构建数字化现代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同时,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落地宁波,宁波将开展教育数智赋能行动”。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永恒的话题。基层党建巩固提升行动要求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金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楼伟民表示,必须完善市县两级教育工委的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发挥教育工委职能作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

夯基础,创亮点

报告提出,全力推进全省域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这是今年各地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要打的硬仗。

“有压力才有动力。”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焕东说,将以“两个创建”为主抓手,高标准抓好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立法、城乡校网布局优化、城乡教共体建设等重点工作,大力度推进校长领雁、教师强基、学生培优等工程,全方位构筑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做强基础教育资源“优享”供给侧,提升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嵊泗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邱存安介绍,围绕“一县一案”“一校一案”,嵊泗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到了不少相关政策、项目支持,下一步,还将依托全覆盖的跨区域优质教共体,实现教共体内课程同步、备课同步、作业同步、考试同步、教研同步,让海岛学生在岛上就能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会上,平湖市教育局代表作了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经验交流。浙江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建国对此深有感触,“我们要加快建设浙江特色开放大学体系,强化终身教育的办学职能和社会责任,建设更高质量跨类别教育体系,建构更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终身学习的优质供给、有效供给和精准供给,提供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

职教热的这把“火”从去年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延续到了本次大会的会场上,不少高职院校和教育局代表针对报告中的“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行动”展开了热烈讨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明认为,要加强产教融合新型平台建设,打造一批产教联合体、产业学院,首先必须明确“时间表”,制定“施工图”。衢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季根寿介绍,衢州通过专业、师资、招生、实训、就业的“五统筹”改革,优化布局、集聚资源、做强学校,做到“专业对产业、课堂对车间、教师对师傅”,较好解决了产教“两张皮”、供需不匹配等普遍问题,构建起教育和产业良性互动、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是我省第一所职业本科大学,报告中“大力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提法,让学校倍感振奋。学校党委书记奚建华说,要以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为契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要求,做好中国特色的职业本科教育探路者、开拓者,尽快出经验、出示范、出标准。“为革命老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我们的责任。”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一红表示,学校将认真落实《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谋划中高本企一体化先行方案,建立学校对全市职业教育的统筹引领机制,切实提升留丽率,谋好革命老区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共同富裕是国家交给浙江的课题。教育如何助力共同富裕,一年多来,浙江教育人思考过、探索过、总结过。作为师范类院校代表,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孟状看着报告上提出的“山区海岛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大受启发。他告诉记者,浙师大是浙江省基础教育的“母机”,正在大力推进实施《服务山区26县教育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未来将不断扩大学校助力共同富裕的服务面。

乡村振兴,高校先行。报告提出,以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为依托,建设、培育、示范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和典型范例。“浙农林大是联盟理事长单位,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沈希说,联盟将在202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有效凝聚全省高校力量,融合党建、科技、创业、平台、育人等要素,在产业帮扶、智库服务、平台打造、人才培育、一县一品等方面,建设、培育、示范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和典型范例。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