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7月8日 星期

依托多维活动,助力小学生量感的培养


●量感的建立需要借助小学生生活经验。

□海宁市仰山小学 褚 艳

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时间、质量、面积和体积等的直观感知和认识,而量感学习内容主要是指与数量有关的运算等。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困难。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内容学习中,教师该如何依托多维活动,有效培养学生量感。

一、课前预习,触及量感

数学源于生活,“量与计量”的学习内容基本上都和实际生活相关,学生在生活中会无意识地积累一些对量的直觉。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可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触及量感。

展现前知,现量感学态。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激发他们对生活中相关事件的关注,从而将生活中的量感转化为学习内容。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前布置生活调查的作业,让学生观察、收集和记录物体质量相关的素材。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感知物品的重量,呈现对“克”和“千克”的不同感知。

预热新知,挖量感潜力。在学习计量单位时,教师可借助任务单,针对性和开放性地引领学生预习,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初步感知计量单位,方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快速找到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量感做好铺垫。

二、课中操作,丰富量感

教师在课堂中提供丰富的素材,创设观察与操作活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亲身经历“量”的形成过程,以多维的体验将抽象的“量”变得直观、具体,丰富量感。

多元观察,捕量感表象。在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元又便于准备和操作的生活素材,特别是标准量的模型,观察认识并感受计量单位的含义,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建立起清晰的表象。例如,在“长度单位”单元中有“认识‘厘米’”这一课程目标,需要学生掌握从认识标准的1厘米,到认识长度为1厘米的物体,最后再画1厘米的线段的学习内容。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避开使用课件中已放大的1厘米干扰,不断修正学生原有的模糊认知,将抽象的概念在大脑中具象化,逐步建立正确、清晰的1厘米长度表象。

深度测量,积量感经历。学生量感的建立和培养离不开实际测量活动。新授课中的测量活动不能满足学生对计量单位的感知,可以在拓展课中,借助不同测量工具,将独立测量和合作测量相结合,给予学生充分的测量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从“一个单位”到“几个单位”的实际测量活动,充分地感知。

思维体验,构量感系统。关于量感的持续学习还需要思维参与,需要学生注重数学运算、推理,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量感内化。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的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推算长和宽,想想这是一个怎样的长方形?采用已知面积,逆向推理长度,再增加想象实物。从“面积”到“长度”,从“二维”到“一维”,打通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联系,能让学生对面积大小有更直观的感受。

三、课后应用,活化量感

数学来源生活,又回归生活。教师在课后进一步设计实践应用活动,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经验运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化对“量”的感知。

生活运用,活量感形态。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体现,在生活中理解和感悟计量单位,使数学变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例如,在“克和千克”单元学习中,教师布置课后让学生走进菜场或水果店采购的作业,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帮助他们不断加深和巩固“克”“千克”的概念和联系。

实践评测,强量感存在。评价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延续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除了采用纸笔练习型的量感评价方式,结合其他创意的评价方式,会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助力量感发展。如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学习“千米”之后,教师布置“估计家到学校的距离”估测作业。学生会运用之前体验到的感知和积累的参照物标准,想尽办法估测出大约数据,再结合手机App实时验证,并对自己的结果进行评价。如此,可以让学生对长距离估测产生兴趣,从而积累丰富的量感经验。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