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6月24日 星期

有所为有所不为,守护乡村学校个性化自主发展


□缙云县教育局 章建升 吴丽明 刘勇武 樊旭彪

缙云县地处浙西南,是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财政支撑困难。缙云县教育局明晰角色定位,扎实推进协同育人,多方引进社会资源参与办学,助力乡村教育绿色发展。

绿色教育生态是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家庭、社会等多方组成的。县教育局提出,教育行政部门是底线的守护者、方向的引领者、资源的整合者。行政管理不是负无限责任,做得越多越好,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守住底线,确保教育不偏航

一是守住法律底线。教育行政部门的首要工作是学习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师资培训、“控辍保学”督导检查、“一本作业本”专项督查,守住教育的法律底线,推进依法办学。让家长、学生、教育工作者真正拥有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价值感与幸福感,让教育真正回归到“人”。

二是守住道德底线。“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是“活的教科书”,一言一行都有着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育应当坚持德育为先。不能违背道德原则来追求所谓的教育目标,不能把投机视作教育手段。

三是守住规律底线。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文件,都是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确保教育不偏航!

二、规范路径,从孩子的真实生活出发

县教育局以“从孩子的真实生活出发”为路径,推进学校与村庄、课程与生活、学习与成长相互融合。

村庄即学校,学校即村庄。一是聘请村党支部书记为学校副校长,带领村民用全村的力量办好学校。乡村有意义的场所,都是课堂。如章村小学把菜园、茶园和家园都变成了课堂。德者、能者,都是教师。如长坑小学聘请专业导游、婺剧爱好者、武术教练等作为学校技能教师。能让学习发生的事物都是课程。如河阳小学把小导游、剪纸、棋类、婺剧、武术、美术等拓展课程开到了村庄里面,把村庄有意义的故事都上升为课程。二是校长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带着师生共同建设村庄,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如宫前小学开展“宫前的未来,孩子的村庄”主题活动,学生代表参加村民代表大会,让他们从小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村庄,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源镇以“大源馒头”为特色,大源小学就以建立“馒头研究中心”项目为驱动,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结合”的实践。

课程即生活,生活即课程。从日常生活入手,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让孩子生活、学习得更有意义。如左库小学以“鸟儿偷吃麦子怎么办?”为话题,开展自然生命课。

学习是一个不断寻求自我成长的过程。学校一方面倡导学生为自己而学,鼓励他们为自己特有的兴趣、独特的思考、亲身的体验、独立的决定而学;另一方面,倡导学生为改变环境而学。如城北小学让学生自主申报和选择拓展课程,城北小学、坑沿小学、宫前小学让学生参与设计或改造美术室、创客空间、研学馆等。

三、支持学校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

如果说守住底线、规范路径是有所为的话,那么支持学校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要有所不为,不替代,不功利。

一是支持学校主体性自主发展。县教育局明确学校是独立法人,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尊重学校的主体性地位,把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不替代学校去思考、去体验、去决定。乡村学校实验项目以致朴公益基金会提出的“不一样、不淘汰、不评比”为原则,每个活动由学校自主决定是否参加,以什么样的方式参加。只要帮助学校创造条件,给予其空间,学校便能自主生长。

二是支持学校个性化自我发展。县教育局认为每一所学校都是不一样的,有着不一样的教师和学生、不一样的目标和节奏、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所以不以暂时的、短期的、外在的目标强求学校。对学校提出的项目,县教育局竭力寻找相应专家给予支持和帮助,不强制学校统一步调做项目或完成任务,让每一所学校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有个性地发展。

四、选对校长,按下小微学校发展的升级键

一位好校长,往往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近年来,缙云采用自我推荐和专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乡村小微学校校长。截至目前,已有体艺专业教师7人、市级专业骨干教师8人、城区学校中层3人,担任小微学校校长。

缙云还鼓励名师推荐小微学校校长人选,再组织考察和综合考量。因此,每位新提拔的校长有了一个强大的专业顾问团,每一所乡村小微学校有了合适的专业导师。县教育局下发缙云小微学校校长自我推荐通知,鼓励一线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主动出列供组织挑选,为学校特色课程创建、校园多元文化构建、学生全面素养发展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为提高小微学校校长的领导能力和专业水平,县教育局一方面采取“山海协作,师徒结对”等形式,鼓励校长积极向发达地区校长学习,汲取经验;另一方面,注重校本教研和县域培训,通过项目、工作坊等沉浸式、操练式培训,提升校长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缙云先后组建小微学校15校联盟和“新乡村教育实验共同体”,邀请致朴公益基金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教育公益机构共同参与,由全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研员、教育局干部共同组建结对帮扶小组,形成了行政保障、专家引领、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等共同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氛围。

五、多方支持,共创绿色教育生态圈

公益机构是教育资源的补充者、教育创新的呵护者、师生发展的陪伴者。为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增强校长、师生的自信,县教育局通过讲座、调研、会议等统一校长教师思想,在充分发挥行政推动力量的同时,以开放的姿态与社会力量合作。

一是与教育公益机构合作。目前,与县教育局合作的有10多家教育基金会。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各公益机构给缙云乡村学校带来资源价值超800万元。与公益机构合作,开拓了校长、师生的视野,激发了基层的积极性和内在活力。

二是请专业机构把脉。一方面,缙云是省教育厅教研室对口帮扶联系单位,近3年每年省教研室相关教研员都要送教到缙云;另一方面,缙云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教育专业机构合作,引领教育改革走向深入。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