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

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
——上财浙院以“浙中调查”为载体探索“五位一体”实践育人路径
“穿越时空”回望初心,“行走的思政课”开进东阳市虎鹿镇葛宅村
围绕“农村金融现状与发展”等主题开展入户调研

□尤 磊 韦金红

连续4年出版汇集师生实践调研成果的书籍,坚持4年开门讲思政课,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婺传统家风中的基本精神》《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等思政课搬到乡间地头,与当地民俗文化乡情的讲解一起,让学生感受多彩思政课的魅力……

如何真正发挥实践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4年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对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浙中调查”项目为实践育人载体,将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兴趣、专业特色、职业规划紧密结合,通过每年组织学生走村入户,把田野当课堂,把实践报告写在祖国大地上,探索出了一条融国情教育、科研训练、教学实践、志愿服务、服务地方“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路径。项目自启动至今,共有6435名学生走访了219个村庄(社区)的9812户农户,发放问卷14736份,开展联合党课和乡间思政课248讲。

全员参与 内外协同

师生参与积极性高

“大目标”需要“大团队”去实施。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每年都将“浙中调查”列为年度工作要点,整体嵌入人才培养规划。为确保队伍组织、问卷设计、预调研、学生调研顺利进行,上至学校领导班子,下至一线普通教师和行政教辅人员,每年都有70%以上的教职员工参与进来,进行数据处理、报告撰写、论文遴选等工作,打破以往多部门各自为战的局面。

学校成立了首席专家团队负责项目运作,以此打通部门壁垒;组建了实施组、数据组、成果转化组、支持保障组等8个工作组,负责具体项目实施;出台各项相关制度,助推科研孵化;邀请基层干部党员开设讲座。教师们在提升个人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的同时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取向。

全方位覆盖 形式多样

推动思政教育走深做实

“怎样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最大限度落到实处?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合一、言行贯通?”这是学校党委副书记孔德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实践育人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育人方式,具有显著的参与性、体验性特点,更具有知行转化的验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推动从‘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转化,这样才能让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提神、醒脑、解渴’,进而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学校把“浙中调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和巩固,在时间维度上贯彻“课前—课中—课后”三课一线全过程,在活动设计上规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两渠一道全促进,在空间维度上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全方位,不断加强对该项目实践教学的规范化设计,通过“乡间思政课”、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等,不断充实实践育人内容,优化实践过程设计,改进实践方法,丰富实践手段。

学校引导学生围绕课程主题深入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实践调研、志愿服务、社团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导向地组织学生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基层实践锻炼,打造“身边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将实践活动的目标明确化、任务具体量化,提升大学生运用社会调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受教育者知行“两张皮”的问题。

全过程渗透 常态化开展

工作机制可复制可推广

4年来,学校系统推进“浙中调查”,将其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一堂堂思政课、一次次乡村调研帮助学生们变得更有理想、更有目标、更有担当。

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杨天一说,刚入学时,自己对专业的方向和未来的前途很迷茫,在2019年一堂主题为“以奉献绽放青春光芒”的田间地头思政课后,坚定了自己考选调生的方向。“通过走访乡村和农户,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农村生活的变化,体验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020级金融学专业学生童文瀚说:“我们经常性来基地开展志愿服务、专业实践、暑期支教,从‘要我实践’向‘我要实践’转变,越来越多的同学见证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从‘浙中调查’中受益。”

通过4年来不断的探索,“浙中调查”已成为学校的名片和品牌,其中师生满意度达99.2%,学生参与度达98.3%,家长满意度达92.5%,形成了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成体系的经验做法,比如首席专家负责制、教育培训机制、学术诚信规范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等,省内多所高校纷纷联系学校,要求专题了解该项目情况,并表达学习复制的意愿。

全区域聚焦 立足浙中大地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作为“诗坛泰斗”艾青,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青团中央第一任书记施复亮,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等人的故乡,浙中地区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这些地方乡土素材都能助力打造接地气的思政课程。

学校立足浙中大地,通过“浙中调查”项目,每年结合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主题调查,通过对所收集到的调研数据进行挖掘,形成可以比较准确反映浙中地区相关情况的数据库,为当地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关注改善“三农”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调研团队所形成的成果也被多位金华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和肯定。

在田间地头调研,学生们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获得了震撼心灵的感受。通过推进“浙中调查”,学校在国情教育、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方面获得很大提升,26个团队和项目获得市级以上奖项。

孔德民认为,实践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学校将进一步升级“浙中调查”项目,让学生在浙中大地多走多看、常思深悟,深刻领会世情、国情、社情、民情,让思政课“大道理”有效解决学生成长的“小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