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师周刊·浙派教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4月30日 星期

校本选修课:向生活的世界延伸


□张 悦

这是我所任教学校的日常教育场景——每周三下午,高一、高二学生跨年级跨班级“奔赴”不同学习场所,走进校本选修课的课堂,师生对话、同伴合作,在活动中体验,在思辨中交锋,在真实而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实现情感与思维的双重发展。这个学期,学校提供了近80道“大餐”供高一、高二学生自主选择,最后,60位教师成为自创“菜品”的“掌勺者”,和学生开启选修课程的学习之旅。这些课程都来自生活,向生活的世界延伸。

我把校本选修课里的时光,看作是教师陪伴学生一起奔跑的过程。路边风景再美,师生也未停下求索的脚步,因为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构对生活世界的深度理解,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言说”世界之美。60门课程不是随意拼接、自由组合产生的,而是主要指向于以下四个维度:国家必修课程的加深提升、艺术劳技课程的试验实践、学术思维课程的研习探索、文化理解课程的拓宽建构。每一门课程内容周详,施教有方,评教有度。

物理教师钱昭媛开设的STEM课程中有个实验,叫“自制自动绕线机”。在教师引领、同伴互助中,学生利用硬纸板、电动机、热熔胶、电烙铁等器材,制作成自动绕线机。钱昭媛说:“这个课程内容是为进一步制作人体发电装置提供绕制线圈的工具;制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不断钻研、多次改进的过程。”课程的实际意义则是学生多次主动参与改进,在见证“产品”不断迭代的过程中,设计创意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此外,还有更重要的课程价值:学生们分组合作,组内分工明确,发挥各自特长,实现共同成长。该课程在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还重视他们综合修养的提升,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课程目标。

艺术教师时晓玉开设了“版画设计与创作”课程,在展示活动中,12名学生个个拿出了自己的“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精致的审美、精细的刀工。这些作品均由学生取自日常生活,朱晗创作的《后院》题材来自自家小院落。这种具有强烈抒情性的创作,缔结了她和生活世界良性互动的关系,在相向而行中悦纳彼此、升华认知。

这些可爱的“后浪”,早就拒绝了一味关门读书的“单向度”里的成长,他们参与的艺术劳技课程,在时光里雕刻了美的光影,在心灵里播撒了美的花种,保护并触发着他们美的自觉与灵感。他们的作品被放在教学楼文化墙上展示,圈粉无数,经常引得同学驻足凝望,而那面文化墙的斜对面则书写着学校的价值观:竭尽所能。这让我们去思考:校本选修课的学习并非上一上、乐一乐,也绝非是学校整体课程中的“点缀品”,凑一时的热闹。我们需要达成这样的学术共识:即便是学习选修课程,也应该像学习必修课那样,让学生明白“竭尽所能”的含义。

高二学生毕浩宁参加了教师陈胜、鲍绵娜合作开设的“向思维深处漫溯——论述类文本写作”课程。她说:“课程学习是知识学习的拓展,也是思维品质的发展,这让我更深入地去思考写作的本质,去理解生活与写作的关系,从而更加主动地发现生活的意义。”毕浩宁参加了多次全国作文大赛,均获得了优异成绩。我们不想在获奖与课程之间挂上直接相关的意义链,但是在聚焦课程内容时,不能不做出两者“正相关”的联想——至少,一个能思考写作本质的学生,她一定是热爱写作的,而热爱写作就是持续写作的内驱力,它能保证学生为写作持续交付热忱。那么,她选修的学术思维课程,究竟会不会锤炼她的“热爱写作”的品质?我们从她的回答中足以窥见要义。

“生命科学的历史与未来”课程则是运用杰出校友童第周先生、屠呦呦先生的效实故事开启课程学习之旅;法语、德语、日语等多种语言课程,让学生在语言世界里理解文化、比较差异,思考语言作为意码的符号化规律;聚焦普通逻辑学课程的学生则希望通过学习,能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几十门选修课程的开设,打开了几十扇通向生活世界的“窗”。窗外的生活世界,便是学生们想通过课程学习而抵达的,那因为充满着不确定性而值得挑战的未来。

课程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完成人的社会化延伸,而学生沉潜在选修课程里的学习时光,则是实现延伸的可贵经历。我们拥有这样的课程愿景:校本选修课将知识作为“伴手礼”,以相对宽松的样态提升学生学习力,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打下亮丽的底色。

(作者系宁波市效实中学副校长)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